“孩子们毕业那天,他们走一截就回过头跟我挥手,再走一截又回头,跳起来挥舞着双手。我看着他们逐渐缩小的背影,慢慢体会到,他们不仅是我的学生,更是我的孩子……”9月9日,10名年轻的特岗教师为北京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的师生们作了一场报告。当特岗教师杨瑞讲到自己和全校仅有的7个孩子的故事时,很多学生流下感动的泪水。
在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青春在讲台上闪光——2019年优秀特岗教师全国巡回报告”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最后一场活动。湖北省丹江口市龙山镇彭家沟小学的蔡明镜、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回民中学的王行、河南省濮阳市范县第三小学的巴世阳等10名特岗教师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曾几何时,“教师荒”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症结之一,为此,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联合制定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今年是“特岗计划”实施的第14个年头。14年来,“特岗计划”共吸引75万名年轻教师奔赴中西部地区的1000多个县,为3.7万所农村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说,今年有多达10万名毕业生成为特岗教师,他们被誉为农村教师队伍“换血的一代”。
7个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杨瑞2013年毕业于长春师范大学,被分配到长春市农安县洼中高农场中学任教。
杨瑞还记得校长接自己到学校那天的情景。两个人骑着摩托车在大片的玉米田里穿行,杨瑞问学校共有多少学生,校长支支吾吾地回答:“不到一百人吧。”
“我一到学校,就傻了眼。整个学校只剩下一个年级,整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整个班只有7个学生。而我刚到校,就成为全校学生的班主任。”杨瑞说,虽然实际情况跟自己想的不一样,但是自己并没有觉得被骗了,反而很感动。“学生少一点不打紧,我对他们可以更精心一点。”
但是杨瑞没有想到的是,这7个孩子也差一点儿没保住。
一天早自习时,学生小丹突然对杨瑞说不想再念书了,因为他家里条件不好,自己念书也没什么出路,还不如早点出去挣钱。小丹这么一说,另外6个孩子也动摇了,也想辍学。
“我的脑袋‘轰’的一声响,如果孩子们都不上学了,他们以后可怎么办。”杨瑞说。
那天放学,杨瑞赶紧约校长一起走访了小丹家。小丹的父母在外打工,他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小丹的奶奶见到杨瑞和校长后就气鼓鼓地埋怨,说学校没有把她孙子教好,读书也没什么用。
杨瑞赶紧向小丹奶奶保证,自己一定会好好教孩子,一定会让孩子有出息。他陪着小丹奶奶聊天,直到平复了小丹奶奶的情绪。
说服了小丹奶奶后,杨瑞和校长又挨家挨户做工作,终于稳住了家长的心。“此后,我们每个月都坚持家访,不断和家长保持联系。”杨瑞说,即使只有7个孩子也“一个都不能少”。
最终,2015年6月,7个孩子参加中考,竟然有5个孩子超过县城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
类似的故事几乎在每位特岗教师身上都发生过。
张杰和王秀秀是一对特岗教师夫妻,他们二人被分到山西的林家坪镇初中,“刚接班时,全班58人,来报到的只有30多个。”张杰说,于是,两个人开始一家一家地跑、一户一户地劝,最终劝回了20多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