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市教委公布今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今年,各区县将依法规划本区县“免试、就近入学”范围,建立控制跨片流动审核制度。同时,本市将严查公办校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
今年25万人上小学升初中
据市教委统计,今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人数将达到25万人左右,比去年增加两万余人。凡年满6周岁(2006年8月31日以前出生)且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均可就近登记入学。完成小学教育的学生,可以进入初中继续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进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入学政策与往年相同,仍须五证齐全,才能入学。五证包括: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本人在京暂住证、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在京务工就业证明、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全家户口簿等。经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审核确认后,随迁子女可到居住地所在区县教委确定的学校联系就读;学校接收有困难的,可申请居住地所在区县教委协调解决。
此外,寄宿学校、民办学校招生、文体科技特长生入学及共建单位学生入学的具体办法由各区县教委制定。
区县须建跨片审核制度
今年,教育部公布了《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明确要求非正常跨区域招生比例禁超10%。上个月,教育部等部门再次出台文件,要求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接收学区内学生的比例不得低于当年招生人数的90%。
市教委要求各区县建立控制跨片流动审核制度,制定本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实施意见,并向社会公示。新调整的行政区,入学政策要统一颁布,并逐步调整到位。任何违法违规行为都将被纠正,情节严重要在全市通报批评,相关责任人会受到严肃处理。
学校将公示经费来源
今年,本市将严查择校乱收费、与升学挂钩的捐资助学费等。市教委要求各区县落实本市《关于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的意见》,严禁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中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测试和面试选拔学生,严禁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入学依据,严禁违规收取任何费用。各区县要科学划定区县每所学校对应的服务片,学校应首先接收服务片内学生,保证本片内每个应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在新学年开学时都能入校就读,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辍学。各区县将严格控制跨区县流动,学校不得自行组织超计划招生和超班额教学,要严格按照市教委颁布的班额标准制定招生计划。
今年,市教委不仅要求相关部门公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方案、招生部门具体实施意见、当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及接收学生结果等信息,特别提出将公示学校性质、办学规模和经费来源等。业内人士分析,此举将使部分学校违规收取择校费的现象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