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不服管教”,家长到底该怎么办?
2019-04-23 17:33:31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名童装模特在拍摄期间被妈妈殴打的视频,当事母亲引发众怒,人们纷纷指责其对女儿动手的行为。但是,不久前,舆论同样声讨四处惹祸的“熊孩子”,不少人甚至明确表示:“熊孩子打一顿就好了。”对于熊孩子,网友纷纷表示“深受其害”,兼之绘声绘色的捣蛋故事,滋长了舆论的愤怒。

当孩子不服从家长的管束,家长应该怎样处理?社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清晰。

在传统中国教育观念中,父母需要在孩子面前确立权威,孩子犯错了得实施包括体罚在内的诸多惩戒。如果不这样做,就是“养不教,父之过”了。孩子因为惧怕惩罚而按规矩做事,避免犯错,家长从而达到“管教”的目的。

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输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单纯惩戒模式的不合理。“快乐教育”“赞赏教育”开始流行。但人们旋即发现,家长权威丧失后,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其行为习惯、个人品德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于是“适当体罚”“适度惩戒”等反思潮流涌现。对于孩子的“不服管教”,家长到底该怎么办?是惩罚多一点,还是包容多一点?这个问题变成了家家都有的“难念经”。

家长该不该教训孩子这一争论,反映了“父母-子女”二元对立的思维。家长有权威,教训犯错的孩子,能对他们的错误行为和缺点形成“压制”,但难免造成亲子疏离、孩子自尊心受挫、家庭关系紧张等问题。家长权威不够,或者有意实行“快乐教育”,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往往更亲密,家庭氛围更民主,但难以纠正小孩的不良行为习惯——这种将父母和子女看成权威争夺者的思维,造成双方的冲突对立,也让家长陷入不知如何应对孩子犯错的窘境。

面对孩子的错误,无论是严正看待、实施惩戒,还是睁只眼闭只眼,背后都隐藏着家长们默认的信念:孩子还没长大,心智不成熟,他们对错误的认识完全是懵懂的,通过奖惩刺激让他们明白孰是孰非就够了。然而,对于绝大部分已经脱离婴儿时期的儿童、青少年,其思维都有一定逻辑,行动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做错事并非无意识,必然有内外部驱动因素。如果不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和背景,只关注结果、就事论事,不可避免地会为严惩还是纵容莫衷一是。

比如,去年热传的熊孩子劣迹:试图推倒孕妇、踢踹车内乘客、破坏公共设施等,其父母在管教时若只看孩子的行为后果,当然可大可小,从打一顿到训几句都有可能。但如果父母弄清孩子那样做的原因:推拉、踢蹬他人是不是源于发泄情绪的需要?破坏公共设施是不是由于模仿他人?再针对这些原因对症下药,纠正孩子和自己的观念、行为,效果可能更好。

严厉管教也好,温和包容也罢,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为严而严、为宽而宽是舍本逐末的,任何教育方法都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看待,真正理解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方能消除教育“紧一些”还是“松一些”的烦恼。更重要的是,家长在理解孩子、与他们沟通的过程中,能逐步建立判断是非对错的共识,搭建纠偏的长效机制。唯有让孩子内心接纳、认同正角的是非观,才能化危机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