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刷屏的“经济独立”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想再花父母的钱了。
还记得去年的时候,在微博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真佩服我的父母,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把我养大的,我现在感觉自己连自己都要养不起了,更不敢想以后有了孩子要怎么办。”
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年轻人都纷纷表达起了自己的焦虑:他们中有刚开始工作的白领,也有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甚至还有零星好奇围观的初高中生。
今年的热播剧《都挺好》,更是掀起了关于“女性经济独立重要性”讨论的热潮。
那么,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想再花父母的钱了?
-2-
和我一个社团的MK告诉我,她月头的时候花了两千来块买了个二手的iPad pro 9.7,用的是花呗分期。
“感觉iPad带着上课看PPT记笔记什么的更方便,电脑实在太重了。”
我问她:“既然是学习需求,那为啥不找爹妈拉拉赞助呢?”
MK不好意思地笑笑:“他们对iPad对我有多大用处也没啥概念,肯定会问我有电脑为啥还要买pad……而且,除了学习目的,我其实还是有点娱乐功能需求的……花自己攒的钱他们就不会说着说那了。”
她还说,每个月少出去聚一次餐,一年下来iPad就有了。
而我最近也在盘算着自己分期买个质量好点儿的降噪耳机。我喜欢在图书馆楼梯口旁的桌子自习,因为那里正对着中央空调,非常舒服,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路过的人多多少少会发出一些声音,所以就想到了借助高科技的力量。
当然,高科技是要付出代价的,我看着淘宝页面上几千元的标价,手指戳开母亲的微信对话框的时候,踌躇了。
降噪耳机对我而言并不是必需,我大可以换个角落自习;就像MK也可以继续背着沉重的书包上课。然而我们不愿意向关系到自己的学习生活质量的小细节妥协,只是不想因为自己“多余”的要求而去要求父母,甚至加重他们的负担。
我的高中好友小D现在在一个书店做兼职。她前段时间还在和我抱怨:“我以为现在没什么人去书店了,做书店店员很清闲,还可以顺便看很多书,结果我的工作是在收银台站整整一下午!腰都要断了!”
我问她:“那你不做兼职就是了,本来咱们文科类专业学习也不轻松,为什么还要给自己找事做呢?”
她扭捏起来:“这不是……脱单了嘛……我也不想每次出去玩都是他花钱,毕竟我们父母赚钱都不容易……再说了,提前体验生活也没什么不好嘛,锻炼锻炼,也能给别的什么事提前攒攒钱。”
她又和我说起学校有大佬能拿万把块的奖学金如何如何,大三的学长已经开始自主创业如何如何,有学姐做新媒体已经实现财务自由如何如何……
不禁感叹:现在的年轻人,真的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3-
不可否认,眼下该是毕业找工作的年纪却在家啃老的也大有人在,但大多数人都是把这样的事例当做反面教材,激励自己更加努力。
这似乎成为了一种必然:活在当下的年轻人,比任何时代的都更渴望独立,尤其是经济独立。
因为经济独立意味着话语权,意味着自由,也意味着成长;哪怕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完全地不花父母一分钱,但总有人努力着不多花父母一分钱。
他们追求这样的独立的理由,或是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或是为了“自由自立”;抑或是为了“自我证明”,“自我成长”。
小D说:“如果不是自己去兼职了一段时间,我真的想不到自己工作赚钱会那么辛苦。”
他们无形间证明了:在大学,学生的任务不只是学习,更是要通过体验和锻炼,觉醒属于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