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评选正高级教师政策在各地陆续出台
2019-04-13 11:35:09 来源:新浪教育

据《工人日报》报道,2018年,安徽某高中具备基本评审资格而因为没有岗位,未能获得高级教师资格的有135人。评职称难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些“老牌”学校职称评审成了中青年教师发展的一大难点。

具备更高一级职称评审资格,满足所有职称评审的要件,只是因为没有指标,而不能晋升高一级职称的现象在许多中小学校并不少见。究其原因是职称岗位结构比例的限制,各学校初级、中级、高级教师的比例是固定的,如果学校各类教师职称岗位结构达到了预定比例后,就必须有高一级教师退休或调出,后面的教师才有晋升名额。

有的学校中高级职称名额还有空缺,职称晋升就相对简单,反之就较难。同时,如果学校扩大规模,在同一时段招聘了大量青年教师,一定时期后就必然出现评职称扎堆现象,难度自然大大增加。

“鼓励教师不断提高政治素质、文化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调动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是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初衷,各学校需要向教师传递积极的正面信息。任何激励政策,要“跳一跳够得着”才能具有良好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如果难度太大,效果就会打折扣。

对于中高级职称评审,笔者建议,改学校职称岗位结构比例限制为职称评审通过率限制。每年先对各校申报高一级职称教师的支教、论文、课题、优质课要求、继续教育学分(各地政策要求可能有不同)等前置性硬性条件进行初审,通过初审的再推荐参加评审。按照以学校为单位在各校通过初审人数的基础上,设定职称评审通过率。

当前,中小学教师评选正高级教师的政策也在各地陆续出台,纵观各地评审条件,正高级教师评选“名额少,要求高,难度大”是共同特征。在这样的要求下,对于大部分教师甚至优秀教师而言,评上正高级职称的难度非常大。笔者建议,在正高级教师评选中采取双轨制:符合评选条件的教师,可直接申报,参加评选;对于达不到评审条件的高级教师,采取等级资深教师制度,搭建评选立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