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孩子报了多少个班?”
毫不夸张地说,如今给孩子报补习班已成为了中国家长的“常规操作”。
据某教育研究机构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在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中,有87%的学生报读过各种补习班;在四年级、五年级的学生中,这一比例则高达92%。民进上海市委2018年的一份提案显示,通过对部分上海中小学家长的问卷调查,有84.15%的孩子参加课外辅导班。
在每天下课铃声打响后,那些直接背着书包回家的孩子已经成为了浩浩汤汤的补课大军中的“异类”。
01.
“真的是不敢不补!”
补习班这么火,是因为便宜,性价比高吗?
一张网络流传的由“Steve妈妈”提供的图片显示,仅孩子出国前参加的一对一英语培训的费用就高达85万,当然,这还不算培养冰球等所谓与国际接轨的爱好的花费。
“读书这么费钱,这谁供得起啊?”
读书难读书贵似乎成为了不少中产阶级的共鸣,但为什么大家还是乐此不疲地花费重金把孩子送往各类补习机构呢?
“真的是不敢不补!”,一位家长在微博上控诉道,“一个小区同年龄的孩子都报了补习班不补那不就被甩在起跑线了吗”。其实现在很多家长并不是自发地把孩子送往各种巨额补习班,而是被其他热衷于报班“拔尖”的家长所“裹挟”。
“自己孩子多玩儿一个小时,别人就多学一个小时”,正是在这种你追我赶的风潮中,没有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在这场漫长的赛跑中掉队。这是人们常说的“剧场效应”,当前排观众站起来的时候后排观众也不得不这样做——即使再贵,也不能让孩子吃了亏。
有专家称,中产家庭百分之三四十的年收入都要用于子女教育。但在家长心目中,这笔钱不得不花,也不敢不花。
02.
海淀黄庄式的狂热
2018年,一篇在朋友圈疯狂刷屏的文章《疯狂的黄庄》,将一个“巨大的竞赛场”展现在了我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