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跟一个中小学的孩子和他的家长接触过,那么你一定会见到他的父母时时关注着手机微信,不是因为业务有多忙,交友有多广泛,而是因为那俨然变成了一个家长与学校老师沟通的好渠道。无数家长加了一个叫做“XX班级家长微信群”的东西,然后彻彻底底地被它绑架了。
家长群方便沟通
其实家长群的建立,本质上是用来与老师随时沟通。由于中小学学生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有限,基础教育阶段出现的问题又比较多,学校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其实非常必要。以往我们的办法是打电话和开家长会,但次数少,施行起来又不太方便,使得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有“时差”和误差。但现在,教育行业中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设备所带来的便捷,把这种沟通转移到智能手机上,发挥微信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的优势,使得这一沟通更及时。
不得不说,这大大拉近了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距离。小学生的调皮捣蛋,老师只要随手一拍,家长就能知晓;上课溜号?给你曝光到群里,既能让溜号学生的家长难堪,还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布置作业,有些学生总会忘个一两项,发到群里就可以让家长监督完成。微信群、家长会的诞生着实使老师的工作更轻松,也更能得到反馈了,那对于家长呢?是不是也是这样?
全天候待命、处理关系不胜其烦
最近,“老师让家长发红包,不及格的,差一分发一元”的消息又让家长群曝光在社会面前。一方面,有些家长认为,此举有一定督促激励作用,况且金额也不大,还是能负担得起;但另一方面则认为,不管金额多少,涉及到钱,总归有些敏感,此法欠妥。虽然两面争论不一,但仍然能管中窥豹看出来家长微信群的一些弊端。除了发红包之外,很多家长还对必须随时随地24小时待命感到困扰。手机微信一直滴滴不停,有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在群里说。有时休息的时间都没有,甚至要耽误工作才能处理好孩子的学校事务;还有一些家长纠结于到底应该和老师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太过疏离?老师的话不响应不好吧,况且但凡有点什么事,可能都不会想到你家孩子;太过亲密?那可能家长会的大小事务都要由你承担。工作上的事就够焦头烂额了,再处理琐碎的学校事情,简直让人崩溃。
其实,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看清建立微信群的本质目的,虽然方便交流沟通,拉近了距离,但该有的界限还是要有的,家长不应该把教育全都依赖在老师身上,老师也不应该打着教师的旗号,肆无忌惮地让家长听从指挥。每个人、每个身份都有他的职责,我们不能模糊概念,更不应越界。
上一篇:谎言,是父母在教育上偷的懒
相关推荐
新闻排行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