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小区会所打乒乓,来了一对母子。儿子在武昌一所大学读大三(这样说,估计就不是武大、华工了。),孩子个子不高,块头不小,一双迷蒙的双眼,一看就知道是玩多了电脑手机。看着他妈妈拖着自己那发福又笨拙的身体有一球没一球地陪着儿子玩,我就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总在思索,做父母真的难,孩子的身体如何,学习成绩如何,性格如何,都要照顾好,缺哪一样都不好办,绝不是摆双筷子添个碗的事,要考虑的事很多,容易陷入焦虑之中。
文洁就是一个焦虑的妈妈。
文洁的角色不能算是艺术创作,她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妈妈,原汁原味。
概括一下,文洁对家庭有两个定位:老公总是人家的好,孩子就是自己的亲。对朵朵有相当的自信:咱家的孩子就是聪明。对自己有一个坚持:我怎么会搞错?
老公和姑娘都有反弹,文洁就抓狂了。我还是相信文洁,文洁毕竟是读了书的人,在经历多次家庭战争以后,文洁会回到理智的轨道上来,毛主席在评价“三打白骨精”时说过“僧是愚氓犹可训”,老话是这样说的:不到黄河心不死;还有一句是这样的:撞了南墙就回头。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老话题:家庭到底是一个讲理的地方还是一个讲感情的地方?看看文洁的家庭战争吧,文洁想以情感人,朵朵完全不买帐。我的观点是家庭还是要以理服人,并且要讲一点大道理。比如,我们要思考一下,我们养孩子到底是为什么?孩子是不是我们的全部?我们父母是不是也要有自己的生活和考虑?我们父母能不能自私一点?我们父母的权利在哪里?怎么保证我们父母的尊严和脸面?
我们是不是要深入分析一下,为什么80后、90后、00后的青春期叛逆如此厉害?难道我们当年就没有青春期?难道欧美的孩子就没有青春期?
我同意一个观点:都是独生子女政策惹的祸。我并不是反对独生子女政策,我是支持独生子女政策的,再怎么说,我们的人口都多了,就是当下打个对折,还是多了。有人拿养老说事,那有点想多了,完全不靠谱。
我赞成独生子女政策,一个孩子可以集中精力和财力精心培养,“养儿不要多,一个挡十个”。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一个都养不好,再生一个就培养得好?
我们将来依靠谁?这个答案是明摆的,一是依靠政府和社保,社保永远是那个乖巧的儿,按时给我们提供养老金。二是依靠配偶老伴。
养儿防老,对孩子也是一种束缚,也是不公平的。以后的孩子也承担不了这大的责任,我们也不想赖着孩子。夫妻和睦,身体健康是对孩子最好的礼物,最大的支持。
几年前,我就得出结论,今天的孩子明白他们独一无二的地位,娇气任性,所以他们是借着青春期的幌子来“打码头”。朵朵在第六集的第一次爆发就是一次试探,文洁和方圆服软了,后面你看,朵朵实际上无事也上梁,越来越张狂,没完没了。
孩子发飙有三大法宝:不认父母,离家出走和寻死。
首先我要讲,孩子敢祭出这三件法宝,那个性质就变了,就越界了,必须予以坚决回击。也许又有看官对这个“回击”感到不爽了。
今天中午还和同事谈论“小别离”,同事说:老胡,你太偏激了,小孩子有时候犯混,不至于上升到白眼狼的层次吧。
孩子犯混是可以原谅的,第一这要分层次,如果是要挟父母那就不能答应;第二,孩子需要在父母的纠偏中成长,一味地姑息也许会害了孩子。
这里面也还是有一个问题:很多父母以为孩子会明白过来,会懂事;如果孩子不能明白过来,或者懂事晚了又如何呢?我们是不是要及时帮助孩子,不要偏离轨道太远呢?
作者简介:好爸爸是奢侈品,原名胡显华,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新父母在线专家团队成员。儿子考上清华本科、斯坦福研究生。新父母在线曾以题为《他是怎样把一个弱男孩送进清华和斯坦福的?》介绍胡显华的亲子教育体会。
为了更好的教育——新父母在线公众号为阅读量8000万+的搜狐自媒体人孤烟直创办,湖北最有影响力的原创教育公众号!定位:父母智慧之光,孩子幸福之源。宗旨:为教育发声,为父母解惑。追求:帮助每一位父母做最好的自己!微信搜索新父母在线免费订阅后可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