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随着英语考试的结束,今年的高考也拉下了帷幕。用地道英语讲中国故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今年英语试卷的突出特点。英语作文以“茶文化”为题,更是倡导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民族自信。
从今年开始,高考中的外语听力考试首次实施一年两考。很多考生已经提前完成了外语听力考试,只有少部分外语小语种的第二次听力考试在8日下午4点40分至5点进行。因此,今年的外语考试,首次将考试结束时间提前到16点40分。
北大阅卷机房完成调试 摄影/本报记者 李梦婷
作文题讲“茶文化” 倡导优秀传统文化
今年的英语作文题共35分。其中,书面表达第一节15分,要求以为英国朋友推荐北京当地大学为情景进行写作,宣传北京优秀大学文化。
书面表达第二节20分,考的是“茶文化”。“假设你是红星中学高三学生李华,请根据以下四幅图的先后顺序,写一篇英文周记,记述你们上周接待外国学生,带领他们体验中国茶文化的过程。”以中国学生带领国际友人体验中国茶文化为背景,不仅展示了中国悠久的茶道技艺,更倡导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民族自信。
“我一看英语作文就乐了,因为我去年刚跟我爸学会了茶道。”昨日下午,一位刚出场的十三中考生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位考生说他的爸爸爱喝茶,家里茶具样样俱全,为了让茶喝得“更有滋有味”,他爸爸在平时喝茶时也会琢磨点茶道,长期耳濡目染,他就学会了一些。在写作文时,他就把脑海里浮现的茶道场景翻译成了英文。“其实这种传统文化还是值得传承下来的。”这位考生说,在高三学习累了的时候,停下来品品茶,会让他清醒很多。
试题素材以德为先 突出讲好中国故事
今年高考英语试题素材以德为先,视角独特。比如完形填空讲述了一名流浪者拾金不昧、恪守诚信的动人故事,人文情怀浓郁,体现了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
阅读A篇(记叙文)讲述了作者不畏艰辛,挑战自我,坚持跑完马拉松的励志故事,实现了一次从自我砥砺到自我认知的人生“长跑”。阅读B篇(应用文)是一则太空训练营简介,顺应祖国蓬勃发展的宇航事业,创新精神与团队意识贯穿全文。
体现北京考生特点 注重综合能力考查
北京教育资源优良,跨文化交际机会较多,北京考生特点鲜明,鼓励考生用英语讲好“家门口”的故事是英语试题的特点之一。
试题素材涵盖前沿科技、绿色环保、创新协作等内容,突出北京考生视野宽、知识面广的特色。如:大蜡螟体内成分对塑料的降解为解决塑料污染提供了新路径;无人驾驶汽车的管理问题唤醒人类辩证享受科技成果,克服科学异化后果的思想意识等。
体现学科核心素养 为教学提供新视角
单项填空题目重基础,抓主干,强调真实情境下的语言运用,突出语法学习的实践性,以情景为出发点,摆脱碎片化的机械记忆,引导考生在日常交流中善用、巧用正确的语法知识进行自我表达。
阅读理解篇章培养考生正确的阅读习惯。阅读C篇辅助图片的设计,鼓励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丰富教学形式。此外,阅读理解的考查聚焦篇章的主题思想,主干信息,不为细枝末节而牵绊,强调重点信息的纵深性理解,鼓励英语教学应以更加宏观、全面、系统的视角进行篇章解读,这也是试题设计的特点及亮点所在。
马上就访
日常英语教学融入传统文化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本市很多高中均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的英语教学中。
良乡中学高三英语教师刘玉红告诉北青报记者,在情景对话教学中,她曾拿一套茶海放到讲台上,让同学们进行关于“茶文化”的对话。学生一开始会觉得表达不出来,刘玉红就让他们试着先用中文说,再用英文进行翻译。
北京九中英语组教研组长孙彦介绍说,在平时的课堂中,学校很重视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文明的融会贯通。如“四大发明”一课,在介绍“古代四大发明”的基础上,又补充了“新四大发明”,不仅有相关视听说材料,还设计了听说课。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老师张晋芳告诉北青报记者:“我们学校会选择一些传统文化和新闻报道的内容让他们去阅读,科技文化等方面都会涉及。”
试题分析
文综:“改革开放”“不忘初心”入考题
昨天上午,高考文综科目考试结束,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改革开放40年”、“不忘初心”、“京津冀”发展、“懒人经济”、网红“云梦秦简”等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进入考题。市教育考试院专家表示,今年高考文综试题注重突出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考查学生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及12年的知识积累。
聚焦立德树人 关注新时代发展
专家表示,今年政治试题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聚焦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关注新时代的发展,了解新时代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变化和要求,增强学生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例如第38题,突出了“改革开放40年”、“不变的初心”、“人民的美好生活”、“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发展”、“政府部门深化改革”等关键词语。
此外,政治试题还涵盖了生活的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例如,第25题提到的运用当代中国先进技术建造的与环境和谐共存的京张高铁;第29题涉及的从日常所需的米面粮油到常用药的外卖和烧菜、洗车上门服务等“懒人经济”;第30题“蓝天保卫战”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第38(1)题改革开放四十年百姓舌尖上、家居里、休闲中等多方面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考查传统文化 侧重学习积累
今年高考历史试题从多角度、多层面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考查。例如第41(2)题从紫砂壶制作技艺这一传统文化遗产入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归纳新中国成立后紫砂壶生产历程的特点,使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同时,历史题还着重考查“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巧妙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如第18题就以漫画的形式,考查1945年前后的国内局势、国共合作、《双十协定》等重点知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以民族大义为重的历史责任感。
历史试题还考查学生的学习积累。例如37(2)以史学发展为切入点,综合了19世纪欧洲的政治变革、社会变化和科学发展,多层次展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体现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对史学的影响。
融入时事热点 贴近学生生活
今年高考地理融入时事热点话题,符合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的要求。试题涉及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全域旅游、我国与多米尼加建交、废钢利用、乡村发展等热点事件和话题,使学生充分认识地理学科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在考查学生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题目设问平稳、亲和与开放,提高了试题卷面的吸引力,增强对试题重要信息的敏感度,养成创新性的思维习惯。
同时试题结构合理,难度适宜,从正面设问,引导和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第36(1)题要求考生列举多米尼加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可以任选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并阐述分布特点,体现了题目的开放性。
理综:实验分值占比为历年最高
“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实际能力的题很多。”昨天上午,理综科目考试结束后,北京实验学校考点的理科考生们,对于试卷上这些要求用自身“真”能力来解答的试题印象深刻。养鱼设计进行生态保护实践、某肿瘤疾病的生物科技运用前景预测、“中国天眼”的电磁波运用原理……今年北京的理综卷可以归纳为重思维逻辑、重实操能力、重现实生活三个特色。同时,理综科目还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今年的实验考查分值占比为历年来最高。
重思维多样性 对逻辑能力要求高
“命题关注到了学生思维多样性的特点。”正如市教育考试院相关专家对今年理综题的解析,考生们也感受到了今年理综试题对思维和逻辑能力的高要求。
昨天上午考试结束后,进修实验学校一位余姓考生对理综题最大的感受便是,试题对学科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强,“很多学科的思维方法,你都必须会”。
今年化学试题在呈现形式和设问角度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探索。比如:第26题粗磷酸中氟的脱除反应,学生可从所给磷精矿粉与硫酸的反应进行类比迁移,然后或从元素守恒角度分析,或从微粒变化角度分析。第28题的最后一问还是开放性设问,学生可以根据所给信息,按照个人思维逻辑选取角度作答。
“像这样的题,打破了近年来实验探究题的思维定式,消除题海战术的影响,是比较有助于减轻学生负担的。”相关专家分析道。
重生活联系 理综也考“绿水青山”
高考语文作文刚考完“绿水青山图”,昨天的理综卷再次出现“绿水青山”。生物第31题,以“我国某大型水库进行生态综合治理实践”的真实案例为情境,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既考查生态学基本知识,也考查让考生利用所学生态学原理提出切实有效的修复与保护水体环境,同时要注意对生活现实问题的观测,提出增加渔业收入的具体措施,切实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试图让考生基于生物学认识,以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积极运用生物学的知识与方法,发表见解。”市教育考试院相关专家说。
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创立情境、联系生活实际,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也成为了今年理综考题的特点。如物理第22题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问题,紧扣冬奥热点;物理第24题以“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FAST为素材,考查学生从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物理学视角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实操能力 实验分值占比历年最高
对于考生实操能力的高度考查,也是今年理综试题的一大特色。理综卷中,一共涉及4个实验的考查,包括1个力学实验,2个电学实验和1个光学实验。据统计,今年是历年高考试题中实验考查分值占比最高的年份。
“可以将亲手做过实验的考生,和没有做过实验的考生区分出来;还可以将做过实验并深入思考实验的考生,和做了实验但不思考的考生区分开来。”对于今年理综实验题的特点,市教育考试院相关专家分析称:“理综卷第21题的(1)(2)两问,还有选择题第15题,都是对考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查;理综卷第21(3)问以及第19题,都是对考生实验原理的思考以及实验分析能力的考查。”
现场
考生与亲友合影 作别高中生活
父母送上鲜花、与亲友热烈拥抱、在考场门口拍照留念……昨天下午,随着英语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首批“00后”的高考结束了。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多个高考考点见证了这些暖心瞬间,也见证了考生们作别自己的高中生活。
昨天下午4点50分左右,陈经纶中学考点的第一波考生走出考场,站在门口的家长拍手为孩子们鼓掌,瞬间家长们将大门紧紧包围,举起手机为孩子们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我拼尽了全力,没有辜负青春。”一名刚刚走出考场的考生接过父母递过来的鲜花,开心地跟北青报记者说。另一名考生对于高考结束则充满了感慨,她告诉北青报记者:”今天就算是和高中生活告别了,走出考场的时候回忆起不少这三年的喜怒哀乐。”
“生活要有些仪式感嘛。”昨天在人大附中门口捧着一大束鲜花的一位姑娘笑着说。她等的是即将走出高考考场的表妹,准备给她一个惊喜,“考试期间都是她爸爸妈妈妈陪着,今天散场由我来负责送花”。和这位姐姐一样,另一位在人大附中门口捧着大束鲜花的中年女子,表示自己也不是考生的家长,“我是孩子的姨,今天中午特地去朝阳莱阳花卉市场挑的花,我觉得那里的花最好。我们全家人都给孩子准备了礼物,孩子哥哥专门从日本给她寄回了礼物,晚上全家还会办个庆祝高考顺利结束的‘宴席’”。
在北京四中考点门口,一个戴着眼镜、捧着花的男生站在人群中,他在等待姐姐出场。“这束花是我专门为姐姐挑的,等她一出场就送给她。”原来这名男生今年上初三,虽然还有不足20天就要参加中考,但他仍然从紧张的备考中抽出时间,到考点门口迎接姐姐。“听说向日葵有‘一举夺魁’的寓意”,这位男生告诉北青报记者,在花店为姐姐选花时,特意挑了这束以向日葵为“主打”的花,就是希望姐姐能考出个好成绩。
阅卷
北大、清华高考阅卷准备就绪
高考阅卷今日开始
2018年高考昨天落下帷幕,阅卷工作随之启动。今年语文、数学的阅卷仍然分别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所高校进行。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分别探访了两校的阅卷点,两所学校的阅卷准备工作已一切就绪。
昨天上午9点左右,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北京大学计算中心看到,二层和三层的8个计算机机房将用于今年的高考阅卷。9点半左右,二层的4号、5号机房已经完成调试,其他机房也将陆续完成调试。在4号机房,工作人员对电脑进行操作后,68台电脑集体开机,显示出的屏幕有一个大大的“静”字,“静”字下还有“保持安静”四个小字。电脑开机后,屏幕上显示出用于阅卷的程序软件。
此外,机房外的安检门和近400个白色铁皮储物柜都已安放到位,用于对阅卷老师进行安检,存放个人物品。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们将于今天上午调试完设备,“我们在等待阅卷现场封闭通知”。
据了解,按照往年安排,考生的答卷扫描后将以图片形式存在服务器里。存有答卷数据信息的服务器放置在专用机房,关键评卷场所配备视频监控录像设备,视频监控实现了全方位、无死角。此外,按照相关要求,阅卷期间,阅卷老师禁止将手机、照相机、摄像机、扫描仪等设备带入评卷场所;禁止记录考生作答情况并将考生作答情况外传;不得私自查看评卷数据和考生成绩;工作时间不会客,不打电话,不进行与评卷工作无关的其他活动等。
负责数学阅卷工作的清华大学昨天也做好了准备工作,阅卷地点仍是该校的计算机开放实验室。北青报记者昨天在这里看到,实验室的门内立起了安检机,门上贴出了一纸通告:“6月8日至6月18日实验室承接学校重要任务,不开放。6月19日正常开放。”通告还提醒在此期间办理毕业离校手续的同学去另一地点。
按照往年惯例,北京高考数学卷除了选择题部分由机器判卷,其余题目都在清华大学的阅卷点进行评阅。数学评卷人员由从事与高考数学相关的教学和研究人员组成,其中大部分来自清华大学,少部分来自中学。阅卷人员分成若干组,每组负责一道题的评阅,最后总成绩由电脑自动加和。质量检查组、阅卷大组长、小组长和普通阅卷人员将分级把关,有严密的抽查和复核机制。
来源: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