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纵横、鸡犬相闻,伴随着第一缕炊烟从晨曦微光中升起,村小学的上课铃声把四面八方的孩子都召集来了。孩子们自幼相识,一起上课读书、下课打成一片,捞鱼摸虾、逗猫戏狗,童年洋溢着单纯的快乐。
而这幅充满田园风情的乡村上学图景,正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
乡村学校在减少
2016年到2017年,只一年的功夫,全国的乡村学校消失了将近8000所,从接近21万所,减少到20多万所。尽管,和7万多所镇区学校、4万多所城区学校比起来,乡村学校仍然占据最为庞大的基数,但却成为三者中唯一下滑的数据。
学校的消失或许源于生源的锐减。留在乡村学校的3000多万名学生们肉眼可见地减少了,这一年里,有140万个孩子从乡村学校离开,奔向各自迥异的人生。与此同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镇区的学校迎来了160万个新生,城区的学校也新添了270万个孩子。
可喜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被打工的父母带进城市上学了。
2017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1550.56万人,比上年减少10.18%。而同年,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1406.63万人,较上年增加0.85%,80%的随迁子女都顺利进入城里的公办学校就读。
没能被带走的孩子,成为了城市化的遗孤。由于大量村小和教学点都撤并或自然消亡了,孩子们不得不去离家较远的学校上学,导致在乡村学校,学生住校比例远高于城市,家长的监管更成为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