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是青少年学生面临的最常见的一种人际暴力。经常被欺凌不仅会导致儿童身体受到伤害,而且会引发一系列社会心理问题。日前,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天津市中医药大学的心理学专家,对天津市中小学校园欺凌情况,做了一次调查和研究。据了解,此次调查随机抽取了天津市2390名中小学生。其中,包括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那么,中小学校园欺凌情况如何?孩子被欺凌后,学校、老师和家长又该如何应对?
调查数据
小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儿童更容易受到欺凌
此次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的小学生中有68.1%从未被欺凌,31.9%的小学生经受过校园欺凌。对不同学习成绩的小学生的校园欺凌行为进行分析后,结果表明优等生中有23.6%受过欺凌,学习成绩处于下等的学生中有64.3%受过欺凌。学习成绩差的儿童更容易受到欺凌。
数据显示,小学生中,言语辱骂这种直接言语欺凌方式发生率最高,达到41.4%,其次是间接欺凌(背后说坏话),达到36.9%,直接身体欺凌(踢打)占32.3%,发生率最低的是起外号直接言语欺凌方式,只有9.1%。此外,小学生校园欺凌方式中社会排斥发生频率也较高,达到了28.7%。
同时,调查发现,在经历过校园欺凌的学生中,只有半数左右会主动寻求他人帮助,求助对象的选择,由高到低的排列分别为父母、朋友和老师,57.4%的儿童会告诉父母,50.9%的选择告诉朋友,只有44.1%的学生主动告诉老师自己被欺凌的情况,更多的小学生则选择了沉默。
初中生:发生欺凌更愿意求助同学
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的初中生中有81.9%从未被欺凌,18.1%的初中生经受过校园欺凌。对不同学习成绩的初中生的校园欺凌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优等生中有20.3%受过欺凌,学习成绩处于下等的学生中有31.7%受过欺凌。
与小学生欺凌方式发生频率的排序是相同的,在初中生中言语辱骂这种直接言语欺凌方式发生率仍排在最高,达到26.4%,但比小学生的发生率已经明显降低。其次也是间接欺凌(背后说坏话),达到24%,直接身体欺凌(踢打)占19.9%,发生率最低的是起外号直接言语欺凌方式,只有5.6%。此外,初中生校园欺凌方式中社会排斥、嘲笑的发生率也达到了10%以上。这说明小学生和初中生校园欺凌的方式是一致的,但初中生的发生率已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