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贵州六盘水山体滑坡原因:主要触发因素是降雨
2019-07-25 11:24:34 来源:新京报

7月24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鸡场镇坪地村岔沟组被损毁的电线杆。 贺俊怡(贵州分社)/中新社/视觉中国

  7月24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鸡场镇坪地村岔沟组被损毁的电线杆。 贺俊怡(贵州分社)/中新社/视觉中国

7月23日21时20分许,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鸡场镇坪地村岔沟组发生一起山体滑坡,21幢房屋被埋。消防赶往现场救援。 图/IC photo

  7月23日21时20分许,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鸡场镇坪地村岔沟组发生一起山体滑坡,21幢房屋被埋。消防赶往现场救援。 图/IC photo

昨日航拍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鸡场镇坪地村岔沟组山体滑坡现场。图/IC photo

昨日航拍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鸡场镇坪地村岔沟组山体滑坡现场。图/IC photo

昨日,中国安能第一工程局救援人员在滑坡现场利用重型机械开展搜救。图/IC photo

昨日,中国安能第一工程局救援人员在滑坡现场利用重型机械开展搜救。图/IC photo

7月23日21时20分许,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县鸡场镇坪地村岔沟组发生一起特大山体滑坡灾害。截至昨晚22时,已搜救出24人(11人生还,13人死亡),还有32人失联。据统计,滑坡区域有23户共77人,21栋房屋被埋。目前,现场滑坡体挖掘和人员搜救仍在紧张进行中。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向贵州省紧急下拨中央财政自然灾害救灾资金3000万元,用于贵州水城“7·23”特大山体滑坡灾害的抢险救援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也连夜派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抵达灾害现场。

滑坡伴随震动轰鸣声

鸡场镇坪地村多位村民提供的视频画面显示,一处山体出现大面积滑坡,露出红色土壤。据媒体报道,滑坡体量大约200多万方。

一位村民告诉新京报记者,她就居住在滑坡位置下方,事发时像地震一样,滑坡发生过程大约持续一分钟,山坡上的房屋被掩埋。“感觉到一座大山全部垮下来。”她还称,滑坡发生前没有发现什么征兆。

同住在滑坡点附近的一位村民称,山体发生滑坡的时候,迅速将山上的部分房屋掩埋。滑坡时能听到轰鸣声,并伴有震动和摇晃,家中玻璃都发出响声。他回忆称,发生滑坡的山体海拔约有六七百米高,滑坡发生后一些被困村民被赶来的救援人员救出。

央视画面显示,山体滑坡面积较大。在一些未被掩埋,但受到滑坡波及的地方,房屋、树木、车辆损毁情况比较严重。有救援人员在现场人工挖掘,并不时向滑坡下方挖掘出的空间内喊话,询问是否有人。

降雨致救援难度加大

据贵州消防官方微博,24日10点08分,黔西南消防救援支队通过破拆救援,成功救出一名男性,随后立即将其送上救护车进行救治。

据现场视频显示,数位消防员从倒塌的房屋内将该男子抬出,放上担架送离现场。倒塌房屋表面被一层泥土覆盖,断裂的横梁交错,瓦砾遍地。

一位救援队员昨日介绍,由于现场(泥石)方量大、面积大,被困人员埋得很深,24日上午现场下起大雨,“没有一个房子在外面的,全都被埋了。要寻找被埋人员,就不能随便用大型机械,先要确定没有生命迹象才能用大型机械开挖。”

中国安能第一工程局驻贵阳救援队工程师刘攀告诉记者,目前主要工作是进行滑坡体的开挖和人员搜救。刘攀称:“救援难度很大,一方面现场一直在下雨,另一方面滑坡体本身就不稳定,被水浸泡后,很容易滑动,有专人进行监测,提前进行预警。”

昨日上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共接到5位伤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折、头皮裂伤,现在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因担心内脏损伤,后续还要观察。目前部分伤者还没有联系到家属。六盘水市水钢总医院医政科工作人员称已收治1位伤者,是一名2岁儿童,伤情较严重,存在颅骨骨折、双肺挫伤。

堰塞湖已清理完毕

贵州蓝天救援队队长王毅告诉新京报记者,由于此次滑坡体阻断峡谷,四周雨水流入汇集到低洼地带,形成了小型堰塞湖,“今天下午两点左右,堰塞湖已经清理完毕。”

王毅告诉新京报记者,救援队共派出60人参与救援。目前,现场分为4个救援小组,一组7人,同时作业,“我们23日晚11点接到应急管理部的通知,24日凌晨1点多救援队到达了现场。24日上午10点50分到下午3点左右,救援现场一直在下大雨。目前,现场雨势稍小。”

据王毅介绍,目前现场救援难度分为以下三方面:第一,人员被深埋;第二,无法确定是否有幸存者,因此大型工程机械作业较为谨慎;第三,由于现场下雨,泥土有液化现象,救援作业过程中需要预防二次滑坡,“滑坡发生后,由于滑坡体阻断峡谷,四周雨水汇集低洼地带,曾形成堰塞湖,下午两点左右已经清理排除。”

蓝天救援队总队长张勇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救援主要采用大土方操作和重型机械配合,先用挖掘机清理,再人工挖掘。救援队先划定救援区域,再利用挖掘机进行挖掘。主要采用了声音探测仪、USAR(城市搜救与救援)设备。

■救援

财政部应急管理部下拨3000万救灾资金

7月24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向贵州省紧急下拨中央财政自然灾害救灾资金3000万元,用于贵州水城“7·23”特大山体滑坡灾害的抢险救援工作,包括灾后人员搜救等应急处置、为避免二次人员伤亡所采取的调查与监测、周边隐患排查、人员紧急疏散转移、排危除险和临时治理措施、现场交通后勤通讯保障等。

贵州省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24日11时启动地质灾害一级应急响应,要求各责任部门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应急管理部迅速启动地质灾害三级应急响应,部党组书记黄明带领与自然资源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赶赴现场,全力指导和协助地方开展抢险救援。

国家卫生健康委连夜派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承建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于24日凌晨抵达灾害现场,迅速开展伤员救治工作;同时根据需要,调派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神经外科、骨科3名国家医疗专家,加强现场医疗救治力量。

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迅速开展现场救治、伤员转运和医院收治工作。贵州省卫生健康委12小时内调派30余名省级医疗、防疫和心理专家,投入现场救援工作。

灾情发生后,正在上海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立即对救援处置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并提前结束在沪行程,于24日上午赶到受灾现场。

各方1500余名人员投入抢险救灾

六盘水市应急管理局昨日下午发布消息称,各级各部门调配挖掘机、铲车、运输车、吊车等大型设备100余台,搜救犬9只,生命探测仪、氧气呼吸器、苏生器、担架、急救箱、救生索等设备设施500余台(套)连夜运达现场。省市县应急管理部门紧急调运400顶帐篷、400床棉被、1000件棉衣(迷彩服)、1000件雨伞雨衣、60套场地照明设备、150箱矿泉水、150箱方便面等救灾物资送到灾区,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调运应急基站设备3套、扫频仪2套、卫星电话6个运达现场安装调试完毕,并已投入使用,有效保障灾区通讯畅通。

灾情发生后,六盘水市应急、自然资源、公安、卫健、交通等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立即安排人员赶赴现场。贵州省消防救援总队、六盘水市消防支队、水城县消防大队等各级消防队伍342人,六盘水军分区、六盘水武警支队、六盘水市公安局等军警力量635人,六枝工矿救护队、水矿救护队、贵能救护队、湾田救护队等9支矿山救护队257人,贵阳隧道救援队56人,蓝天救援队等民间救援队伍和热心群众等积极加入现场抢险救援。现场抢险救援人员共计1500余人。

■分析

导致山体滑坡的原因是什么?

专家称此次应属于高速远程滑坡,垂直落差大、运动速度快,破坏力巨大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教授、环境地质系主任周建伟介绍,一般引发山体滑坡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包括当地地层、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地下水、岩体强度、断层构造等。外因方面,人为因素是最重要的外因,如修建公路、水库时开挖山体,以及造房、挖矿等。此外,还存在降雨等天气诱因,“贵州、云南等西南地区山高谷深,属于易滑坡地区,且西南地区降雨大,是造成山体滑坡很大的诱发因素。”

对于贵州六盘水此次发生山体滑坡的原因,周建伟表示,确定原因还需要靠现场调查,首先需要把握当地的地质,比如当地地层属于什么时期,地质是土质的还是岩质的。

周建伟认为,从图片和官方初步估算的事故现场大约200多万立方、落差约500米的滑坡体量来看,此次滑坡应该属于高速远程滑坡,是贵州等西南地区比较常见的一种滑坡类型。

这种滑坡的特点是垂直落差大、运动速度快,体积大,具有超长运动距离和高流动性。另外,高速远程滑坡产生的超前冲击气浪能产生巨大破坏力,推倒房屋、折断树木等。

也正因此,高速远程滑坡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和威胁范围,威胁区域可扩展到远在滑坡形成区之外,在危险来临的时候人很难逃走。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郭长宝在其文章中表示,高速远程滑坡由于其极强的突发性、摧毁性,往往启动于千米之外的一级分水岭地带,属于“视线外”的调查,在时间和空间上很难进行精准预测预报。

郭长宝认为,对高速远程滑坡进行防范,首先可注意滑坡裂缝,“随着滑坡的发展,滑坡裂缝会由少变多、由细变宽、由断续变为连贯,特别是高处山坡上出现大范围拉张裂缝,说明山坡已处于不稳定状态,此时应特别关注其发生发展,必要时及时撤离坡脚下居民或搬迁避让。”

此外,滑坡前缘坡脚有堵塞多年的泉水突然涌出、水井突然干枯等水位变化异常现象,也说明滑体变形强烈,可能会发生整体滑动。对于高速远程滑坡高风险区,可以结合高精度遥感和激光雷达等技术进行大面积周期性监测。

山体滑坡能否提前预警?

可以预警,但是无法预测;征兆表现为渗水、裂缝

周建伟表示,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是可以预警的,但无法预测。山体滑坡前一定会出现一些相关征兆,比如坡体滑动前,有些地方会出现裂缝,渗水出来。如果能监测到相关迹象,应该组织当地居民及时疏散转移。

周建伟介绍,滑坡有多种类型,例如根据滑坡体积大小,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巨型;根据滑坡产生位置的地质条件,可分为岩质型、土质型等,根据不同类型可采取不同的监测方式。预警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监测数据进行,可以通过布设专业监测仪器进行实时自动化监测,对监测数据实时分析,研究地质体变形发展趋势,适时发出预警预报信息。目前,应用于遥感监测、变形监测、裂缝监测、水位变化检测等的监测仪器,都是预警中重要的监测工具。

此外,滑坡后是否会产生二次灾害,要根据滑坡后的现场情况来判断。在有的情况下,滑坡后土体松散,若再遇上强降雨,可能造成泥石流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