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是一张皮,中国大学热衷改校名。
高校划归地方,推动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的高校改名。上世纪末开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则彻底点燃了高校改名的热情。然物极必反,近几年高校改名趋于收紧。
一热一凉,催生了许多令人捧腹的梗,也带来了不少若隐若现的坑。
热潮
最近的一波大学改名热潮,是在去年年底。
2018年5月31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2018年拟批准设置高等学校的公示》,40所高校的改名、新设等申请通过。
通过了公示期,在半年后的12月份,陆续有学校开始公布改名成功的消息,北部湾大学(原钦州学院)的学生高呼“我们也叫北大了”。
学院改大学,是中国高校常见的改名套路,但套路不止于此。
改名的结果,是我们再也分不清东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西华大学、南华大学和北华大学有什么传承。
其实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更改后的中国高校名普遍缺乏继承性。
中国高校为什么这么喜欢改名字呢?说穿了不过是资源。教育的投入是个无底洞,而且周期长见效慢。
1949年后,中央各部委都兴办起自己的特色学校。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一些部委自身被撤并,很多部委所属高校都被划归到地方。由于地方政府资源有限,转型高校的经费和地位也大不如前。
此外,招生成高校改名最大动力。同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学者吕健通过研究发现,改名能推动招生规模的增长。吕健的研究还发现,不管办学层次是否真的提高了,只要改了名,学校的教育经费支出就一定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