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一边有部分孩子的营养不良问题,另一边则有肥胖孩子增多的问题。此外,还有一些迅速发展起来的农村,经济条件改善了但是健康意识没有跟上,孩子们吃东西只追求口感、味道,不懂得营养搭配,出现的问题有很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研究员张倩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一句话概括总结了目前我国青少年所面临的营养健康问题的复杂性。
5月28日,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亿滋共同主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指导的“亿滋希望厨房——营养健康活力计划”第二期地方营养工作者培训在湖北省秭归县举办。面向来自湖北、广西等地的100多名中小学总务主任、团委相关负责人、地方疾控中心的医生、地方教育部门后勤负责人等学生营养工作相关负责人,张倩和其他几位学生营养方面的专家,介绍了目前我国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关解决方案。
青春期孩子的体重与身高迅速增长,是人一生中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胡小琪指出,青春期所需的营养不仅是维持孩子生命活动、生活与劳动的需要,还要满足其迅速生长发育的需要。在整个青春期发育期间,合成代谢大于分解代谢,所需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相对比成人高,尤其是能量和蛋白质、脂肪、钙、锌、铁等。
贫困地区初中女孩贫血率近20%
胡小琪指出,青春期女生要特别注意贫血问题,因为青春期女生开始来月经,每月会有生理性失血,如果不及时补充营养,就容易造成贫血。
除了身高、体重以外,贫血是反映居民营养健康水平的一个基础指标。张倩指出,长期贫血的学生身体会比别人消瘦,贫血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疾病的抵抗力,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智力发育。
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编撰的《营养课堂——学生读本》,作为教材发给了当天参加培训的人员。这本教材里指出,我国儿童日常膳食容易缺乏钙和铁,同时通常会摄入过多的钠。铁元素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格和智力发育的重要保障。瘦肉、动物肝脏、动物血等食物都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动物肝脏尤其是铁元素的良好来源。
张倩指出,贫困地区初中女生中近20%的人贫血,这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条件限制,这些学生吃肉、动物肝脏等机会少一些;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一般乡村都可以接收到网络信息资源,“以瘦为美”会对青春期女生的价值观和审美有影响,而她们的健康成长理念却没有同步培养起来,为了迎合“以瘦为美”的审美趋势,女孩子们会不合理地节食,从而加剧贫血的问题。
肥胖也是一种营养不良
另一方面,据张倩透露,北京某地区儿童肥胖率已经达到了20%左右。张倩表示,肥胖也是一种营养不良。肥胖本身就是一种慢性病,此外,它也是很多慢性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她表示,我国6个城市的抽查结果显示,10~13岁超重肥胖儿童中,22.3%的人血压偏高,10.8%的人患有高三酰甘油血症,3.6%的人血糖水平偏高,超重肥胖儿童罹患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4倍。
张倩指出:“各种原来我们认为只有老年人或者成年人才会得的慢性病,在儿童中,尤其是在超重肥胖儿童中也开始快速蔓延,比如儿童的高血压发生率在逐年增加。我们原来认为在大城市,儿童高血压可能是千分之几或者万分之几的发病率,但是像北京、青岛等一些城市,超重肥胖儿童的高血压患病率已经是百分之几这个量级了。”
张倩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近几年儿童肥胖率基本不再增长,甚至有下降的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农村的肥胖儿童虽然比城市少,但近些年的增长速度却超过了城市。
关于我国青少年肥胖问题的原因,张倩引用的一组数据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参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做的《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显示,我国大城市中6~17岁儿童青少年每天不吃早餐的比例是18.4%,大城市6~11岁儿童在外就餐的频率是65.9%、12~17岁的频率是70.2%。相比于2002年,2012年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每天睡眠时间少了0.6个小时,静坐时间从每天的2.5个小时增长到了3.2个小时。张倩特别强调,这里的“静坐时间”是指每天放学后在家里的静坐时间。
儿童时期形成的饮食行为可持续一生
“如果包装上有‘饮料’‘饮品’字样的,就不是真正的酸奶或者牛奶。”5月30日,胡小琪走进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航天希望小学,告诉孩子们一个简单的识别酸奶或牛奶的方法。她告诫学生们,一定要喝真正的酸奶或牛奶,其他饮料尽量少喝。
《营养课堂》指出,长期喝含糖饮料易患肥胖,还会导致龋齿、身材矮小、记忆力下降等。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克。一瓶500毫升左右的普通含糖饮料中,添加糖的量已经达到50克左右,同学们应尽量不喝或者少喝含糖饮料,更不能以饮料代替水。
胡小琪指出,儿童时期形成的饮食行为可持续一生,一个人今后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形成于儿童期。此外,儿童时期的饮食行为具有可塑性。
“每天吃早餐,吃营养充足的早餐;坚持喝牛奶,终生不断;合理选择零食;每天足量饮水,少喝含糖饮料;吃清淡少盐食物;少吃油炸食品;合理在外就餐……”胡小琪认为,这些健康的饮食行为和习惯应该尽早地让孩子们知晓并践行,等到成人之后比较难改变。
在改善学生膳食营养方面,我国制定了非常多的政策措施。早在1997年发布的《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中就明确提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学生营养午餐。而近期发布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中也明确要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行动,要求开展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推动中小学加强营养健康教育;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外营养健康教育活动。
一年之中,孩子们在学校的时间大概有200天。胡小琪说,学校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最为重要的场所,有了正确的营养健康知识,才可能采取积极主动的行为,坚持下去,最终获得健康。
“希望厨房营养健康活力计划”是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公益项目。该计划旨在通过捐建“希望厨房”和“美味菜园”,开展“营养教育”和“积极运动”,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提升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归州镇航天希望小学是“希望厨房”项目的受助学校。副校长熊波表示,项目捐赠的电磁灶改变了传统用燃油做饭的方式,不仅环保节能,还每月给学校节约1200元的成本,师傅们做饭的时间也缩短了20分钟,节约出来的成本和时间可以为学生买更多的牛奶、做更丰富多样的饭菜。截至2018年,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共捐建了6000多个厨房,受益学生达300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