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前日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教育部昨天就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教育部已经组织专家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修订,统编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科教材,修订其他非统编学科教材,共修订了17个课程标准,新研制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3个课程标准,共计20个课程标准。
在课程结构方面,考虑到高中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及高考要求,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了课程的选择性,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规定学生所有科目都要学,达到基本要求;有特定学科潜力和发展需求的学生在相关科目上可以多学些、学得深些,做到因材施教。新课程尤其强调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程标准修订方面,一是在文本结构上,新增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两部分内容。各学科首次提出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目的是将党的教育方针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具体化、细化到各学科之中,引导各学科教学在传授学科知识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科思想、思维方式等,克服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二是在课标内容方面,努力凸显思想性、时代性和整体性,各学科课标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等内容,同时更加关注学科内在联系及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克服碎片化及彼此间的脱节等现象。三是大部分学科增加了教学和评价案例、命题建议等,便于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标要义。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指导意见》以及高中新课程方案都强调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破解“唯分数”的教育难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普通高中教育在整个教育链条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一些学校确实存在唯分数、唯升学的问题,这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亟须通过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来加以破解和应对。
《指导意见》中提出,在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目的就是克服简单片面的“考什么就教什么”的倾向,能够促进教、考有效衔接,同时也要优化考试内容、创新试题形式、科学设置试题难度和加强命题能力建设,推动提高命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