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现在的孩子尤其是零零后已经离不开手机了,手机在提高人们生活节奏的同时,也在慢慢剥夺人们交流沟通的能力。现在的学生对微信和短信的依赖程度已经达到了“变态”的地步,甚至于面对面都不愿多说一句话,宁愿动动手指也不愿开“金口”。
但凡事都不是绝对的,强大如微信也有搞不定的人,而她竟然还只是个学生。
来自华师一附中的高一女生坚持手写书信,自高考结束起到现在已经快30多封了。她用这种“原始”的方式与家人和朋友交流,非但没有使自己与社会脱节,反而在信息爆炸的生活中获得了内心的宁静。
她的第一封信是写给父母的,在信中她这样说:“你们总是鼓励我,感谢我,我的人生中没有‘别人家的孩子’......”她用这朴实的载体和诚挚的语言感恩父母,感谢他们对自己的培养和爱护。比起现在动不动只会发短信和微信的“熊孩子”,她的表现体现了家庭教养的重要性。
谈起周围同龄人都在使用的微信和短信,她表示不喜欢这种碎片化的表达方式,手写信件能完整地记录和反映当时的心境和想法,笔下的文字也比手打的符号来的更有温度!
在她的读书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难题,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她都用写信这种方式来舒缓压力。与父母沟通交流的信件她都一一收好,每过一段时间翻出来看看都有不同的感受。一边读一边笑或者哭,非常有意思。
她仿照现代人常使用的微信圈,自己建立了一个“书信圈”,里面的成员都是她的好友,大家都用写信的方式互相鼓励支持。作为在新社会浪潮下出生的零零后,她的身上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厚重与朴实。
相关推荐
新闻排行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