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到这个题目,相信大家都很惊讶吧,别人都盼着自己成绩赶超或前进,而此时,我的成绩在退步,但一点都不紧张,因为对各科知识点巩固的时候,我还能对知识点做查漏补缺,80天,认识到自己不足后,认真对待,足以让我的成绩足以赶超。谁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强者。
其实,许多高考前退步的学生,却会在高考取得好成绩,对他们来说,成绩下滑,反倒是件好事。他们是怎么调整的呢?家长怎样帮助成绩下滑的考生呢?
在高考前成绩下滑,其实是一件好事。在我们咨询过的学生中,就有很多案例,是在高考前退步很大,却最终在高考力挽狂澜、金榜题名。
考生A,理科考生,高三长期稳定在前10名,却在高考前退步到年级30多名,但最终获得市理科状元,考入清华大学。考生B,文科考生,在高考前100多天时,成绩下滑到400多分,一度产生退学想法,但最终高考595分。
这些案例证明,高考前成绩退步并不是末日,相反是一件需要开心的事,因为成绩退步的同学会比没有退步的同学多三个机会:
第一,痛到临界点。人往往在痛苦中才能醒悟,一种钻心的悲伤感和失落感,惊醒了还在混沌或幻想中的考生,他们告诉自己,“不能再退了”。穷则思变,清醒的他们就产生了想改变的意愿。
第二,成为自己。这是想改变的意愿的第一步,他们能够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成为他们自己。高三的同学普遍爱比较成绩,所以压力巨大,考一次试就会让情绪波动几天,这无疑会降低学习效率。而一个退步的考生,在经过适当的心理疏导后,就会达成这样的观念:我已经不需要和别人比了。这反而让他成为了他自己,从相互比较的牢笼中挣脱出来,投入到纯粹的学习中。
第三,直击弱点。这是改变的意愿的第二步,找到弱点,有方向的突破。一次大的退步,会暴露考生学业上、心态上的许多弱点,让考生知道,我的哪一科、哪一节还没有把握?我上次为什么会在一道选择题上卡了20分钟?考生就能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这三个机会,让考生回到了最佳的状态,这就是考生A能上清华、考生B能提高100分的原因。
那么,在考生出现退步时,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考生呢?
接受“别人赶上来了”的事实,不让孩子心里不平衡
成绩下滑了,孩子心情肯定不好,此时你说什么都是错的,唯有以充分的信任,去陪伴才是对的。等孩子情绪稳定下来以后,引导他去尊重事实,承认别人赶上来了,在此基础上我们才不会心理不平衡,就能调整好心情。
接着要引导孩子,要看到这件事的好的一面:同学赶上来是好事,我们是和同学一起与外校的同学竞争,而不是本校同学之间的竞争。多一个同学赶上来,就会多有一个可以讨论问题的同学,这太好了。
相关推荐
新闻排行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