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合肥市中小学(幼儿园)教研员业务提升高端培训班结业典礼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上海交通大学海外学院党委书记姚奕、市教育局王勇副局长出席典礼并分别讲话,市教育局王勇副局长在讲话中对上海交通大学海外学院为此次培训精心安排表示感谢,赞扬全体学员冒着酷暑坚持学习并圆满结业。他指出,这次教研员高端培训具有四个鲜明的指向,即指向教研员自身发展、指向课堂学习、指向教研、指向教学质量评价与分析,他希望全市中小学教研工作要进一步改进工作理念、提升工作品质、创新工作思路、促进群体进步。
瑶海区教研室郑玉茹老师、高新区教研室周恒老师、合肥市教科院蒋婷婷老师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分享了他们在此次培训中的满满收获。
这次培训活动历时6天,共计11个学习单元,不仅有专家教授的理论阐释、一线名师的实践案例,还有实地名校考察调研。火热的7月,合肥教研人与上海交大一场关于“教和学”的美丽邂逅。
专家引领
8位专家授课,给教研员一次次头脑“风暴”,开拓了视野,提升了理念。
7月27日上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副主任纪明泽博士与大家共同分享了《绿色指标的实践价值》。他从与合肥市教育局开展中小学“绿色指标”评价合作的有关情况谈起,梳理了上海市“绿色指标”综合评价出台的背景、意义与实施现状,特别分析了“绿色指标”综合评价致力于“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核心理念及其对于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重大意义。他以翔实的案例、精确的数据向大家分享了“绿色指标”的实践价值,介绍了“绿色指标2.0版本”的研究成果,勉励大家共同深入研究,
以“绿色指标”引领教育改革与发展。
7月22日上午,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研究所所长谢利民在《核心素养培育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专题讲座中,详细解读核心素素养的背景和价值定位、内涵与指标体系、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校长课程领导力和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等命题,倡导“做有主见、有远见、有创见的校长”“做追求教学最优化的教师”“做善于总结、乐于开拓的教研员”。
7月26日上午,上海市教委原教研室主任王厥轩介绍了上海市课程改革和教研活动的方式。他从国际视野引入,从中国梦和中国教育在国际中的地位为切入点,要求教研员视野一定要拓宽,要能够看到更多的东西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以此作为引子,教授又从网络环境的角度向我们介绍了目前网络大环境下的教研之路,分享上海教研室的一些成功之路。作为上海市第二期教改的核心人物,王教授阐述了教改的具体任务和丰富内容。作为新时期的教研员不仅要能够上好课,带好老师,更要把握新课改的方向和核心。
实地考察
2次学校实地考察,给教研员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和感悟:一所薄弱学校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成就一所特色学校;一所新建学校也是以新理念,成为老百姓门口的满意学校。
7月23日上午,全体学员来到上海闸北八中。该校以校长刘京海“成功教育”思想为基本办学理念,以“自信、自主、大气、勤奋”为校训,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追求学生多方面的成功,坚持“知识、能力、人格”和谐发展。刘京海在专题讲座中介绍学校紧抓发展契机,通过教与学电子平台落实二期课改,以优秀教师经验为依托、极大地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的效益,实现由薄弱学校向优质特色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过程。
7月24日下午,全体学员顶着摄氏42度的高温乘车前往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这是一所只有5年办学经历的年轻学校。学校践行“让生命阳光般灿烂”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外语特长、和谐发展的现代风尚少年”为育人目标,在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基础上,开设系列校本阳光风尚课程,培养学生具有“诚实、活泼、攀登、创新”的学习品质。学校“太阳鸟精神”的提出,“亲师合作,家校共育”做法的推进,“六雅型教师”的打造,“二维码校徽”的创办等一系列创新做法带给人震撼和启迪。短短五年,零起点办学,特色化发展,成效显著,学校先后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示范学校、教育部信息化试点项目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变革试点校、国际生态校绿旗荣誉学校、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下属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小学分会会员单位诸多荣誉以及几十项上海市的奖励和表彰。该校实现了当初政府提出的办老百姓家门口满意学校的目标。
教研担当
市教育局王勇副局长表示,这次教研员培训,是一次教研员的“自我修炼”。确实,新的教育形势,给教研员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平台。
7月24日上午,著名教育专家、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小学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雪龙《让教研成为牵动学校发展的关键》,上午的报告主题分明。作报告的是。这是一位在教育领域奋战几十年的老教育工作者,理论深厚,经历丰富,视野独特,成效显著。他的报告对做教研的人来说如同久旱的甘霖。“教研,学校发展的关键;教学,校本教研的基点;教研员,教师专业的引领。”在将近三个小时的报告中,张雪龙紧密联系自己工作实际,从三个方面对教研员的价值、定位、职责、方法、作用、发展等作了深度浅出的剖析,信息量大,案例详实,看似简简单单,轻轻松松,却掷地有声,振聋发聩。教研不可没有,教研不能不做。教研不可小视。他的报告让我们充分认识到教研员的真正价值,充分领悟到教研在推动国家整体教育改革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7月25日上午,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副校长王华作了题为《专业引领 服务合作 研训一体——课改背景下上海教研工作的职责与任务》的专题讲座。他以课改理论为指导,结合自身经验,提出教研员要“会上课、会评课、会讲座、会写文章、会命题、会识人”,有“优良的师德”“精良的专业”,成为“育人的精英”,做到“服务基层、服务教师、服务改革、服务学生”。下午,王华校长围绕案例研究与分析,探索教研员的专业成长。他以数据与事例梳理案例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由案例研究方法溯源界定教学案例的概念与作用,在理论指导下以数学学科为例详细讲解教学案例的学习与制作,剖析其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从而促进教研员的专业成长……
教研改变了学校,教研成就了教师,教研促进了课改。教研,牵一发动全身。教研可以发现一所学校存在的“真问题”并改之,教研可以打造一个地区特色进而整体提升教育品质。
面对未来教育的发展,“我们需要怎样的教学——这样的教学需要怎样的教师——这样的教师需要怎样的教研——这样的教研需要怎样的教研员?”专家的一段话带给全体学员深深地思考。
相关推荐
新闻排行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