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榆阳区就读的多位家长向华商报反映,他们的孩子利用公交IC卡刷卡购物,“学生消费,毫无限制,每周花费上百元。”家长们担心,学生们如此下去,容易诱导社会经验和自制能力都很有限的学生乱花钱。
华商报记者就此事进行了调查,原来,公交IC卡又俗称一卡通,除乘车外,商家又引入了购物功能,并将刷卡机装给零售店,每刷100元可从中提5元。
充值100元一周消费完
“我一直奇怪,孩子的公交IC卡用得很快,后来才知道,原来她用它在学校周边的商店、超市买东西啦。”10月18日,榆林市第七小学一位学生的父亲高先生打来热线称,他的女儿是一名12岁的学生,为上学方便,他给女儿办理了一张学生公交IC卡,学生乘车每次消费0.5元。以前,往卡里充值100元,孩子可以使用两三个月,最近一阵子,孩子公交卡里的钱用得特别快,充值了100元没到一周就用光了。他向女儿追问才知道,原来孩子瞒着他,拿公交卡去附近的超市买了东西,学生卡一刷,大把的零食就全来了。
说起购买零食,高先生原本不反对,可孩子跟着同学,经常购买麻辣条等食品,吃多后,不仅肠胃疼,还影响了学习,“上学近50天时间,旷课3次,还迟到2次。”高先生说,他对此非常不解,为普通公交市民卡开通刷卡消费功能,是一个值得鼓励的便民举措。但对于正在上中小学的孩子来说,心智还不成熟、很难经受住外界诱惑。而学生卡有消费功能,弊端不容忽视。“给他们办理公交卡,就难保他们不会花钱乱买东西;可不给他们办卡,上学来回又太不方便,实在让人头疼啊。 ”
刷公交卡买东西没有上限
按高先生所说,10月18日上午11时,华商报记者来到榆林市第七小学,在该校西侧的不少商铺内看到,驼城通刷卡机被摆放明显的位置,除了几家书店、饭馆之外,均安装了刷卡器。据其中一家商铺介绍,驼城通刷卡器在一周前免费安装到他们商店内,到月底驼城通卡所属的公司会将刷卡器内所消费的金额返给他们,每消费100元钱驼城通公司抽取5元的利润,“现在用公交卡买东西的主要是一些小学生,每次到我们店里买东西的小学生消费一般都在1到2元钱左右,最多一笔花费10元。”
“我自己的小孩也用公交卡买东西,用起来确实比较方便,但是小孩子的自觉性比较差,我每天都要问他卡里还有多少钱,防止他乱花钱。”一家卖冷饮的老板表示,有时候家里没有零钱,用公交卡买东西会比较方便。11时30分,正值榆林市第七小学放学,华商报记者在一家冷饮店内看到,几名小学生分别购买了大杯奶茶之后,每杯6元,用公交卡刷卡时老板并没有进行提醒,其他几家商店内的情况基本相同。榆林市第七小学三年级的小李称,他们班的学生大部分都用公交卡买玩具和零食,每次卡里冲完钱之后都会买很多的东西,还请班里的同学,有时候一次花六七十元,班里的同学都很羡慕他的大方。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商铺老板表示,有的商铺为了挣钱,小孩在购买时根本不会提醒,小孩子对卡内的余额没有概念,乱花钱的现象比较严重。
对小孩用公交卡买零食 公交卡公司称不知情
华商报记者就此事向榆林其他学校咨询,原来这种情况在中、小学生中很常见,还有个别学生把卡刷爆以后就直接扔掉,然后回家谎称卡丢了,让家长补办。对此,高先生及诸多家长呼吁,能否屏蔽学生卡的消费功能,或者赋予家长一定的自主权,对不同家长区别对待,让他们自己选择是否为子女公交卡开通消费功能。
对此,榆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副总经理王应贤表示,他们也接到过学生家长反映的相关情况,并做了调查了解,但由于该卡设计及功能使用均由榆林当地一家公司开发负责,公司目前还没有什么有效的监管手段和限制政策,只能依靠家长平日的教育。他还建议,发现有此行为学生的家长,可以一次性给学生卡充值少些,控制孩子每月在公交IC卡上的金额。
而该卡设计公司榆林市智能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客服的一名客服人员表示,“驼城通”卡属于他们公司的产品,由于他们未对公交卡学生卡的消费进行限额,所以对小孩用公交卡乱买东西的情况并不知情,只能建议家长加强对小孩的管理,同时,近期他们将对驼城通刷卡器进行回收升级。
上一篇:中学家长监考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相关推荐
新闻排行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