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改革中家长最关心的名额分配问题,今天通过《关于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招生计划分配原则的补充说明》已经发布了,下面跟小编一起看看。
2018上海中考改革名额分配细则
一、委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招生计划的分配原则
委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招生要覆盖自主招生、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统一招生录取三种招生办法,其中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招生计划占各校招生计划总数的65%。
目前试点“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的上海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4所学校(以下简称“四校”)的名额分配计划分配到区,其中的20%(即65%×20%)仅分配到相应区的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其余的80%分配到相应区的所有学校。四校可统筹使用本部和分校的招生计划,依据各区实际报考人数、各高中学校住宿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投放计划,实现四校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招生计划覆盖到16个区。
二、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招生计划的分配原则
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50%—65%的招生计划由市和区教育行政部门分别分配到有关区和初中学校,其中的70%分配到不选择生源的每所初中学校(以下简称“名额分配到校计划”),并逐步扩大该比例;其余的30%分配到有关区(以下简称“名额分配到区计划”)。具体分配原则如下:
1.按照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凡采用对口入学(主要指户籍对口和学校对口)、摇号入学,不挑选学生的学校,均可视为不选择生源的学校。名额分配到校计划向对口入学、摇号入学、统筹入学的学生分配,学生须在毕业初中学校在籍在读3年及以上,原则上不得集中分配到个别班级。艺体特长生原则上按当年度艺体特长生中招政策执行。具体分配方案由各区教育局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制定。
2.名额分配到区计划中的90%-95%分配到外区,其余分配到本区,具体比例将根据当年城乡教育发展状况及各区实际情况,由市教委和各区教育局共同商定。
全面解读
在公布的细则中包括委属学校和地区学校两个类型。委属学校只有6所,包括四校和上海实验,上师大附中。其余本校类学校均属于区属。
四校篇
四校的名额分配一直被广泛关注。
首先,条文中的内容仅仅指名额分配这个类型,不涉及自招,因此这个条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符合名额分配,分配到区的模式,不存在自主招生的情况。
条文明确6所委属学校要拿出65%的名额来进行名额分配,包括四校!
由于四校没有区属,所以四校的名额分配并不是拿来分配到校的,而是全部“分配到区”模式。
换言之,四校等于65%的名额变成了类似现在的零志愿计划投放到各个区,各区学生通过中考来争取机会,但是其中还有综合评价的过程。这65%里,2成投放给不选择生源的学校,8成给所有学校。
此外,这个补充说明没有明确四校剩下来的35%的招生计划要怎么处理。基于“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项目依然有效,那么四校剩下的35%的名额很可能投放到自招。
过去四校的招生比例大约是60%自招+40%零志愿(上中,复旦附极少量平行志愿)
现在则是变成65%零志愿(其中2成给不选择生源学校,本校和分校可以统筹分配)+35%自招(预估),实际变动的生源比例也是25%左右,和全市市重点高中基本同步。变动中加大了中考选拔和综合评价的作用。通过这个制度,全市16各区的学生都有机会进入四校,改变了过去四校加起来只给崇明1个零志愿这种情况。
区属篇
区属市重点的比例没有明确,仍然和之前政策公布一样,比例为50%-65%,浮动很大。其中70%(总比35%-45.5%)的名额分配到区内每一所不选择生源的初中。30%(总比15%-19.5%)分配到区,类似于过去的零志愿。
这次细则公布明确了可以分配的学校:按照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虽然文中没有明确民办初中不在范围内,但是根据上海小升初政策中的分类(就近入学和民办学校招生是两个类型),民办初中基本不能参与分配。艺术体育特长生要根据中招政策执行,目前还没有明确是否有分配权。
同时,补充细则明确必须在籍3年以上,防止转学等方式投机取巧。此外,还明确原则上不能细分到个别班级。
分配到区也不是完全的外区零志愿,名额分配到外区30%(总比15%-19.5%)中的90%-95%(总比13.5%-18.5%)到外区,类似于过去的零志愿,但可以留一部分放在本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