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用考网>中考>中考改革>2018南京中考各科考试大纲变化深度解读(2)

2018南京中考各科考试大纲变化深度解读(2)

中考改革 | 王燕 2018-03-09 17:31:28

  物理:“观察水的沸腾”等是热点

  解读人:南京市二十九中致远初级中学校长 杨清华

  2018年南京市中考物理指导书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为编写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对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突出物理学科的实验特点,关注初中阶段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初步养成。

  试卷中的A组题和B组题占试题总量的70%。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中,不可求快、求深、求难,抓住基础点是获得高分的根本保证。

  突破重难点。中考指导书上的“学法指导”重在解题方法的指导与点拨,考生要仔细品读,认真思考、理解并灵活运用。注意辨析易混淆的概念,如“质量”与“重力”、“电功”与“电功率”等;加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特别要关注实验结论得出的过程和方法,力争做到融会贯通,提升综合能力;能用规范、严谨的物理学科术语在具体情境中去表述实验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对中考指导书和教材上的典型例题、实验复习专题和课后习题要认真钻研。

  另外,一些重点实验如“观察水的沸腾”“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等一直是中考的热点,这些实验的综合性比较强,对这些内容的复习重在学科思维能力的训练上。

  化学:以实验为核心强化基本技能

  解读人:南京外国语学校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 陈懿

  调整了部分题型示例,难度和试卷题型结构总体上保持相对稳定,基础与能力并重,突出化学核心知识与核心素养的考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中考复习阶段应高度重视与实验相关内容的复习。以化学实验为核心,强化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与思维,认真落实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实验要求,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

  今年的《南京市中考指导书·化学》中的典型题型示例是历年中考内容的精华,考点覆盖面和难度要求都比较清晰,应加以认真研究分析,做到举一反三。

  历史:5处调整,1处删减

  解读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文昌初级中学 郭蜀宁

  与往年相比,《指导书》 整体结构及涉及的中考相关参数保持稳定。同时,基于课标,微调了“考查内容及能级要求”,包括“了解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改为“了解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等5处表述方式的调整,以及1处考点的删减。依据中考评价的相关要求与发展趋势,更新了“题型比例及题型样例”,微调了“教学建议与应考提示”,更新了“考前检测及样卷训练”。

  题型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类;仍采用与思想品德合卷、开卷笔试形式。

  思品:涉及党的十九大精神

   解读人: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中学政治教研员 吴敏

  在考试内容上,仍然以考点的形式呈现,具体涉及60个知识点。考试内容严格依据课程标准,覆盖了七至九年级的五本教材,具体考点能级分为了解、理解和应用三个能级,各能级要求保持不变,考查要求强调的课程改革理念不变,保持思想品德学科的育人功能不变,依然强调知识的载体作用和能力立意。根据南京市2018年中考方案,继续采取开卷考试。试卷结构基本不变,主要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与主观题。

  2018年南京市思品中考坚持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体现思想品德学科的学科价值和时代要求。

  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加了如“正确认识并学会克服青春期烦恼”“从众心理与好奇心”“自尊与知耻”“磨砺意志”“人格尊严权”等考试内容,调整了如“客观地认识自我”“学会调控情绪”“正确对待诱惑”“防范侵害,保护自己”“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孝敬父母和长辈,正确认识逆反心理”“正确对待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等考试内容的能级要求,这些内容及其考试能级的调整,反映了南京市初中思品关注学生持续成长的一贯要求。

  • 标签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