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用考网>媒体>报告称农民工子女随迁率持续增长 15年内或赶超留守率

报告称农民工子女随迁率持续增长 15年内或赶超留守率

媒体 | 用考网 2017-08-08 11:18:01

  12月26日,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6》(下称《报告》)指出,由于学龄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2015年全国小学教育的城镇化率达到69.40%,初中教育城镇化率达到83.71%,两项数据均高于2015年中国56.1%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11.jpg

  “义务教育城镇化率”,是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提出的一种分析概念。和2011年相比,2015年中国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城镇化率,分别提升了10.35和6.66个百分点,足见初中和小学农村生源的城镇化速度,远快于全国人口的城镇化速度。

  《报告》指出,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乡村小学的在校生数量逐年递减,5年间减少了近1091万人,减幅达27.04%;同期间乡村初中的在校生人数减少约460万,减幅达39.59%。

  《报告》还发现,农民工子女的随迁率,正在不断逼近留守率。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有随迁子女1367.1万人,留守儿童2019.2万人,农民工子女的随迁率达40.37%,留守率则接近60%。

  东北师大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邬志辉告诉财新记者,随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的推进,加上全面二孩放开、学龄人口流动等政策的实行,未来10─15年,农民工子女的随迁率将不断逼近留守率,直至超过留守率。“城镇教育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潜在就学和升学压力”。

  此外,《报告》还指出,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呈现“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县城大规模学校”三者并立的基本格局。

  该《报告》综合利用了国家统计数据和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在全国12个省份展开调研的数据。

  《报告》指出,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数量有所增加。且他们在流入地的公办学校就读率较高,而留守数量则呈降势。

  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数量为1367.10万人,比2011年增加了8.42%,占城市在校生比例达到30.30%。这些学生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达8成以上。

  与之相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则不断减少。2015年,中国留守儿童数量为2019.34万人,比2011年减少了180.98万人,减幅达8.23%。目前,留守儿童占农村(镇区及乡村)学生的比例相对稳定,保持在27%-30%之间,初中阶段又略高于小学阶段。邬志辉在新近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指出,“尽管农民工子女随迁率依然处于较低水平,但近年来却一直呈不断增长态势”。

  《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在2009年有农民工2.30亿人,到2015年增加到了2.77亿人,7年间增长了4769万人,增长幅度为20.75%。

  但是,同期农民工随迁子女数量却由997.11万增加到1367.10万,7年增加369.99万人,增长幅度达37.11%,“比农民工增长幅度高出16.35个百分点”。

  影响所及,在同期间内,随迁子女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也由2009年的6.43%提高到2015年的9.76%,几乎占到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数总数的十分之一。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随迁子女达1367.1万人。

  《报告》指出,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入关注,“当随迁率逼进留守率时,城乡压力日益增大和突出”。邬志辉还认为,随着中国城镇化不断推进,城镇日益增长和乡村日益减少的学龄人口,会给城乡教育带来土地、资金和师资的多重压力,“进而引发教育资源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和困境”。

  《报告》发现,目前中国的乡村小学中5成以上为小规模学校。2015年,全国共有不足100人的小规模学校126751所,占小学和教学点总数的44.7%,其中全国还有无人校点9667个,不足10人的乡村校点达3.39万个。

  邬志辉告诉财新记者,即使到2030年中国达到70%的城镇化目标,小规模学校仍将长久存在,“未来,小规模学校的数量会继续增加,目前已出现从村小、教学点上移到乡镇学校的趋势”。

  邬志辉表示,小规模学校的形成,源于乡村学校布局调整、城镇化趋势和城乡教育质量差等多重原因,“在我们的调查中,48%的家长表示,如果乡村的学校质量好,愿意把孩子送回村里上学”。

  农村小规模学校存在多学科教师比例大、教师专业对口率低、教学压力大等问题。

  《报告》发现,在乡镇和村屯小学,任教2门及以上学科的教师比例,分别达54.63%和53.39%,均已超过半数。在乡镇和村屯学校中,教师第一学历非对口率分别为34.33%和30.17%。有八成五左右的小学教师认为,任教多门学科,会给他们带来更大压力。

  《报告》指出,乡村小规模学校剧增,小班教学、多科(全科)教学、复式教学广泛存在,但“相关学术研究和实践经验严重不足,影响了教育质量提升”。

  《报告》分析,在城镇化背景下,因为县域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使大量学龄儿童进入县镇上学,引发县镇“大班额”现象,并加剧了乡村学校的小规模化。

  截至2016年11月,全国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县(市、区)累计达到1456个,即全国49.95%的县区实现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但《报告》指出,这个比例,尚未达到2015年要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65%的目标,距离2020比例达到95%的目标还有较大距离。

  目前,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有65%左右的县区尚未通过国家评估认定,这些地区将成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的发展攻坚重难点问题。

  “县域义务教育非均衡遇上城镇化,问题变得异常复杂和艰巨。”邬志辉告诉财新记者,他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要彻底解决大班额问题,地方财政需要很大投入,如在城里新建一个小学,大约需要2亿元资金,一所初中要3亿元,“外来人口不断涌入,且公共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县级财政容易发生财政断崖”。

  《报告》还发现,农村学生的寄宿率处于较高水平。截至2015年底,中国农村地区(镇区加上乡村)的义务教育寄宿生人数,已经达到2636.5万人,占农村地区在校生总数的27.8%。在西部农村地区,小学寄宿生比例达到21.1%,初中寄宿生比例更高达67.1%。

  《报告》指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问题已成为当前的突出矛盾。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寄宿学生不断增加,“但教育策略和资源准备十分不足”。


  • 标签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