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用考网>媒体>“中关村二小事件”背后的情与理

“中关村二小事件”背后的情与理

媒体 | 用考网 2017-08-08 11:18:01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一位家长在网上发文,称孩子长期遭到同班同学的欺凌,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事发后,孩子出现失眠、易怒、恐惧上学等症状,经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截至目前,家长声音、舆论观点、校方声明、教委态度似乎都到齐了,但仍然缺乏基本的定性。涉及未成年人的事件,无论校方、家长、社会还是媒体都当慎之又慎,以真诚、善意和真相化解所谓的恩怨,也是一种教育。

校园欺凌.jpg

  小心“口水化传播”的 二次伤害

  郑庆贤

  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小学生的家长,此事也引发我的关注,看到短时间内网络上引发的大量围观和海量跟帖,我想,此事件触动了家长心中最脆弱的部分——孩子。

  事件中家长的心情,我也颇能感受。我的孩子也遇到了类似问题。几个月前,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先后受到过两次欺凌,医生检查后很认真地建议我们带孩子找心理医生看看。我当时就懵了,没想到会这样严重。我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再次发生的时以什么心态、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渠道、告诉什么人处理,要不要找更高管理层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经过反复思想斗争,我决定先尝试在班一级组织处理。发生第二次事件的当晚,我把孩子受伤的照片发给了班主任老师,班主任及时与我沟通了情况,并向我通报了她准备采取的三个措施,一是召开专题班会让孩子们讨论哪些行为不可以,二是让打人的孩子道歉并暂时撤销他的所有职务,三是让两个孩子暂时隔离,要求犯错误的孩子不能接触我的孩子,也告诉我的孩子暂时不要和那个孩子说话。随后,孩子家长打来电话,诚挚地表示了歉意。第二天,孩子一回家就高兴地告诉我说,打他的孩子向他道歉了,并且受到了惩罚。第三天,孩子带回来一套童话书,说是打人的孩子悄悄塞到他书桌里的,因为老师不让他们俩说话。后来孩子告诉我,曾经打过他的那个孩子也成为了他的朋友。

  中关村二小的校园事件发展到现在的地步,家长、学校和本应受到保护的未成年孩子同时被推到舆论的旋涡,任由网民围观和评论,尽管事情本身有其是非曲直,但所产生的二次伤害却也难以估量。仅用简单的对错来诠释这件事情,显然无法完全解决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从学生健康发展和教育工作顺利推进的角度来说,应该站在更高层面分析解决问题,才能有效地防止和解决问题。

  仔细分析,问题的产生关乎三个方面,一曰态度,二曰方法,三曰机制。独生子女一代的心理承受力较为脆弱,容易受到“内伤”,学校和家长应该高度重视,教育管理部门也应该针对如何应对校园事件对教师进行专门培训,让老师知道出现问题后最佳解决途径是什么。当然更应该重视的是制定学生危机事件的应对机制,包括事件预警、程序触发、事件分级、应对流程、应对措施、和解制度、听证制度、未成年人隐私保护制度、限制接触令,等等。这方面,荷兰就有类似规定,包括对被欺凌孩子进行保护等。

  事情已经发生,在亡羊补牢的同时,还应该把后续的工作提前思考一下。事件中的人,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无论事件发生时他们对或者错,都会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如何安抚“受伤”的心灵,尤其是孩子,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因此,应建立学校与社会机构、儿童心理教育专家的联动机制,包括志愿者服务等,调动更多的力量进行诊断和治疗,帮助孩子尽快扫除被欺凌后的心理阴霾。(作者郑庆贤,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善意沟通才是最好解决方式

  张贵勇

  “中关村二小事件”在网上持续发酵,超出许多人的预料。如果说某微信公众号刊发的那篇文章是导火索,那么12月10日学校发表的声明,则将该事件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坦率来说,许多网友指责中关村二小的声明有着“浓浓的教条意味”“态度傲慢而生硬”,不是没有道理。在网友寻求真相和渴望学校给出积极对策的期待下,此声明让人感觉学校没有正视存在的问题,缺乏解决问题的诚意,没有起到缓和公众情绪的作用,确有值得商榷之处。

  其实,对于校园欺凌事件,尤其是发生在校园内的欺凌事件,校方有着不能推卸的管理责任。因此,事件发生后,学校第一时间该做的不是撇清责任,而是应该多方求证,或查看监控录像,或把涉事孩子及其家长请到学校,第一时间了解事实,寻求解决良策。

  中关村二小校园欺凌事件已延伸到校园外。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学校拿出诚意与善意,拿出名校的胸襟与风度,用真诚的回应来做立徳树人的表率是必要的。多站在学生及其家长的角度,设身处地去理解一位母亲的感受,与之共情,以缓和家校之间的对立情绪。

  很多教育问题,尤其是涉及孩子的教育问题,真的需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看待,注重保护孩子的隐私,着眼于孩子的未来成长。倘若没有达成这一共识,家庭也好,学校也好,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只从自身利益出发,各说各的,并无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同时也要看到,网络为一些人提供了话语机会,但众声喧哗之下,各种不满情绪亦任意发泄,往往淹没了真相。客观而言,那些以暴制暴,或者让孩子去学跆拳道,拉帮结派,成立小团伙以自保的方式,都不是不靠谱的。寻求事件圆满解决的根本途径,还是回归理性。

  对于被欺凌一方的学生家长而言,将事件公布于网络或许是不得已而为之,但绝不是最好的办法。现实的解决路径还是以理性心态,与学校和欺凌一方的学生家庭多沟通,达成理解。适当地让当事学生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听听彼此的看法。当事人的痛彻心扉与改过自新,才能彻底消除校园欺凌所带来的阴影。

  我们怎么看待校园欺凌,决定着校园欺凌最终以怎样的结局收场。实际上,校园暴力没有赢家,即使施暴一方,也会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而教会孩子做一个心中有爱、遵守规则、能换位思考的人,比什么都重要,也是教育的目标所在。国外的经验也表明,校园暴力的解决固然离不开法律支撑,但更好的解决办法还是诉诸情感,回归理性,即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多一些同理心。很多时候,让孩子彻底走出心理阴霾的,不是给孩子万无一失的保护,而是鼓励其在跌倒的地方自己爬起来。(作者张贵勇,系本报记者)

  校园欺凌不都是学校处理得了的

  顾骏

  舆论汹涌之下,学校表示将“本着保护好每一位未成年孩子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事件中提到的受伤害的未成年人原则”处理此事。并称针对近期网络上出现的不实言论,学校将保留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学生及学校声誉,并追究相关主体责任的权利,要求“让教育问题回归校园进行处理”。如此声明看上去中规中矩,却也让人感觉别扭。

  目前尚未看到权威部门关于事件本身的调查结论,无法直接做出事件严重性的最终判断,但仅从学校的声明中,可以引申出两个问题,一是校园内的事件学校都有权力或能力处理吗?如果没有,交给校园外的公权力机构来处理,是否更为合适?二是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下,对于施害方和受害方,是否应该有所区别,否则本身就有违保护未成年人原则?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已经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国家有关部门也联合颁发文件,要求在加强教育的同时,采取必要的惩治措施,以遏制蔓延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关村二小事件足以说明,学校在防止、处置和整治类似事情上是有改进空间的。所以,公众对学校关起门处理事件自然难以信任。

  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不能被滥用。仅仅让事件局限于校园范围内,是不够的,因为其结果只能是让有责任的学校和家长逃避应该也必须承担的责任。在这层意义上,所谓“校内事情校内处理”形同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释放的烟幕弹。

  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之所以越演越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滥用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无论犯了什么错误,一个“未成年人保护”就把责任追究消解得无影无踪。对于未成年人法律当然要手下留情,但留情不等于不追究,尤其是对未成年人手下留情,不等于对担任未成年人监护人的家长和学校也不予追究。严厉惩治施害且性质恶劣的未成年人,肯定会对其未来产生某种不利影响,这是法律对未成年人恶行“投鼠忌器”的原因。但无原则、无条件地宽容也将对施害未成年人产生诱导作用,使之认为只要还是未成年人,再无法无天,也可以安然若素,最后甚至犯下不可饶恕之罪。

  应当意识到,校园霸凌事件的惩戒和赔偿并不仅仅是校园内的事情。有些时候,学校不但管不了,还是被追责的对象,这一点千万不要搞错了。


  • 标签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