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新闻说,北京一姑娘搭进几十万元去国外镶金边,回国后月薪反而从15000降到8000,甚至一度找不到心仪的工作。
在她看来自己只是想要一份“工作地点在北京,合理的实习时间后能转正,有升职空间,税后薪资不低于6000元,并且能落户”的工作而已,“如果这些都达不到,那出国留学的意义在哪里?”
既然变现那么困难,为什么还有人坚持留学?
还有多少人选择出国深造?
从1978年到2015年的37年间,走出国门的留学生累计达到404.21万人,其中选择回国发展的占到79.87%。
调研显示,2016年应届毕业生出国深造比例占到4.8%,相比前两年有所下降。由于海归大学生人数逐年增长,竞争加剧导致就业形势不尽如人意。
为什么选择出国深造?
期待未来有更好的就业及发展机会是出国留学的主要原因,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下,大学生认为高学历仍然是未来好工作和好发展的敲门砖。
出国留学是否真镀金了?
根据调研,海归们的数学运用、言语理解、逻辑推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普遍强于“本土制造”。而这四个方面的能力,是开展实际工作的基础能力,会影响一个人处理数字、文字等信息的敏捷度和准确性,一定程度上也是综合实力的体现。
另外,留学生在创新力和情绪力等方面的“软实力”也更强。
镀完金的结果又是什么?
一方面国内大学生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不断刷新着“最难就业季”的峰值,另一方面受整体经济形势影响,就业岗位需求逐渐下滑,没学到真本事,回国找工作还得靠父母,这是不少留学生都面临的窘境。
甚至其中一部分融入慢就业族,并不急于确定职业和人生规划,而是选择在家陪父母,或是游学、考察、支教等。
对于想要出国留学的人来说,还是要先了解自身就业的优劣势和就业环境,明晰个人就业倾向后再做选择。
出国留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人民日报海外版曾有过如此评价,“留学,对于有的人来说只是混个文凭,在父母同辈中说出去光鲜亮丽,但却把自己关在宿舍封闭的华人圈小天地内,每天过的轻松惬意。这种人的留学,只是变相的啃老,当从世外桃源般的留学生活归来,自然被现实的沉重所击垮,过的不如国内同学也是正常。”
留学应该是去见自己、见世界、见众生,去认识不同背景的朋友,去了解这个世界的广大,去认识自己的不足并完善,去争取更好的职业机会。即使回国后起点不如别人,但留学过程中培养的独立、自信和认真的人生态度,可以让他们后来居上,把人生的路越走越广。
数据来源:《大学毕业生就业力诊断报告》、《2016年应届生就业力报告》
相关推荐
新闻排行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