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四所高校对口援建青海师大纪实
“研究院将紧扣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和高原科学研究前沿的需要,结合高原特色,在教育、历史文化、资源与环境等领域重点突破,打造一个全新体制的新型智库、学术平台和人才高地。”在近日举行的“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挂牌仪式上,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向人们揭开了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神秘面纱。
这个集合了高原教育、高原历史文化、高原生物、高原环境等六大基础学科的研究院,是北京师范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师范大学的一项重大成果。研究院成立的背后折射的是内地高校十余年来对青海师大的持续支援。
从“输血”到“造血”
日历翻回到2006年11月,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教育部启动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指定由陕西师范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师范大学。此后,山东大学、兰州大学两所高校增列为青海师范大学的对口支援单位。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加入了联合共建的队伍。自此,青海师范大学形成了以北京师范大学为龙头,4所高校对口援建的格局。
“培育学校长远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早在援建之初,陕西师范大学就明确了支援的重点,强调学校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在青海师范大学办学定位谋划和长远发展规划等方面给予了指导。
为了扩大对口支援的影响力,青海师范大学与各援建高校,分别成立了由校领导任组长的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总体负责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学科与科研水平、管理与信息化水平等重点提升工作,并且确保每年校级领导高层互访不少于两次,相关处室和院系负责人进行不定期交流。
相较东部高校,青海师范大学的生源和教育质量薄弱,这是青海经济落后的现实在高校教育工作中的体现。对此,北京师范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青海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史培军给出了破解之道:“一定要以市场需求和青海特色为先导设置专业,要根据青海特色引进人才,对口支援就是要借彼之长补己之短。”
学科设置立足地方特色
十几年来,青海师范大学的学科设置有了明显的改观。博士学位授权资格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几年前,在山东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支援下,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获得了博士学位的授权资格。“这是质的突破。”常年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的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侯光良认为,获得博士学位的授权资格会为青海省高原学科的发展储备人才,为青海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针对青海特色完成青海师范大学的学科配置,根据市场需要强化高校功能,是青海师范大学和4所援建高校的共识。今年10月,青海师范大学分别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5个国家级科研机构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在人才招聘、研究生培养、重点实验室与野外台站共建共享等方面建立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关系。
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是对口援建的重点。青海师范大学实施了“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计划”,从陕西师范大学引进了本科生“三级三类”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学校还与陕西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建立了本科生联合培养机制,共同制定联合培养学生的选拔和管理制度。
为教师队伍注入澎湃动力
地理科学学院教师侯光良在陕西师范大学进修两年取得博士学位后,返回了青海师范大学的教学一线。“青海师范大学与陕西师范大学的教师交流政策,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开阔了教师眼界,更重要的是扩大了两所高校的学科交流,整体提高了青海师范大学的教学质量。”侯光良说。
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队伍建设。这正是十几年来,对口支援青海师范大学的重点工作之一。截至2018年10月,青海师范大学先后有110名年轻骨干教师赴陕西师范大学读博深造,其中48人已经取得了博士学位并返校工作,他们大多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与此同时,青海师大与对口援建高校积极开展导师互聘工作,青海师大先后有10名学科带头人兼职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教师干部培养计划也在稳步推进。如今已经有31个部门的70名管理人员到陕西师范大学挂职锻炼,有14个院系的110名教师完成了在陕西师范大学的进修学习,进修教师在对口支援学校导师的指导下,理论和专业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从学科规划到教师队伍建设,从人才培养到校园建设,十几年来,在4所援建高校的帮扶下,目前青海师范大学的办学实力显著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学校正朝着建设教师教育和民族教育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师范大学的目标努力前行。”史培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