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用考网 新闻频道 > 焦点 > 教育头条 > 贫困区的营养餐变成“温饱餐” 因由政府包办模式宜转为多方参与

贫困区的营养餐变成“温饱餐” 因由政府包办模式宜转为多方参与

半月谈 | 2018-10-27 09:51:14

安徽免费营养餐覆盖学生超150万 刘军喜 摄

安徽免费营养餐覆盖学生超150万 刘军喜 摄

针对部分地区营养餐正变成“温饱餐”,一些非贫困县的贫困家庭孩子却无法享受到营养餐等问题,基层干部群众期盼,提高营养补助标准,鼓励各地加大政策实施的覆盖面,同时,还应重视调动家庭和社会多方参与,避免家长误认为营养餐是“免费午餐”。

物价上涨,营养餐购买力逐年消解

半月谈记者在广西大山深处的一所小学看到,当天营养餐是猪肉和青菜,孩子们碗里肉并不多。校长告诉记者,每名学生补助标准为每天4元钱,扣除青菜、大米等费用,分摊下来每个孩子一两多肉。每周二,为给孩子们改善伙食,食堂提供牛肉,但按照4元钱的标准,全校1100名学生平均吃不上半两牛肉。

多地教师和家长认为,随着物价持续上涨,营养餐正逐渐变成“温饱餐”,即便营养办给学校提供了食谱,但许多学校因购买力缺乏不敢实行。

半月谈记者在西部某省一所只有16名学生的农村小学了解到,营养餐食材采购金额最高一天53.6元,最低为38.8元,大多是芹菜、土豆、萝卜等市场上最廉价的蔬菜。

“有些菜营养价值高,价格也高,怕超支不敢买。”该校校长表示,今年以来菜价上涨,资金有限,就只能买市面上最便宜的蔬菜了。

多地农村教师反映,营养补助标准已连续多年没有调整,实际购买力已下降了不少。一些山区学校校长和教师认为,按照目前实际情况,补助标准宜相应提高,且补助标准应该建立与CPI指数相适应的调节机制,以确保营养补助的科学性。

部分非贫困县

贫困孩子期盼营养餐覆盖

一些非国家贫困县未被纳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但一些孩子营养缺乏,也期盼能吃到营养餐。

半月谈记者在辽宁某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非国家贫困县未纳入营养餐计划)一所农村小学看到,这里87名学生多数是留守儿童,一位村民负责做饭,每天收取学生5元餐费。当日午餐是炒豆芽,西红柿炒蛋,鸡蛋很少。一些贫困学生交不上午餐钱,只能靠带饭。“能吃饱就不错了,营养谈不上。”

在广西一所农村小学,全校150多名孩子,其中贫困户子女达数十人。“许多孩子个子很小,明显营养不良,但学校没有营养餐,一些家庭很贫困,每天有20多个孩子中午饿着肚子上课。还有许多孩子,父母只给他们1至2元钱,他们在学校周边买辣条、面包或方便面吃。”校长表示,看着孩子们饿着肚子,营养不良,老师们都很心疼。

半月谈记者在这所小学周边村庄走访时,许多家长说,他们最期盼的政策就是学校能有营养餐。

政府包办模式宜转为多方参与

营养餐只是对学生营养改善起到补助作用,但不少家长将营养餐误认为是“免费午餐”,这让不少学校校长和教师深感困惑。

采访中,一所小学的校长告诉半月谈记者,单靠国家每生每天4元的营养补助,孩子们营养改善程度不够,几年前,学校计划向三至六年级学生每人每学期收取100元,以进一步改善孩子们的营养,但家长们质疑并形成很大的舆论影响,学校只能作罢。

半月谈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个别地方、学校和学生家长将营养膳食补助理解为“免费午餐”。有些地方自试点以来,所有费用由政府负担,家长原来伙食费支出完全退出,影响营养改善效果。

相关专家指出,每天4元只是补助标准,而非供餐标准,不能使其完全替代家庭最基本的膳食营养,应该在以家庭膳食营养为主的基础上,让在校学生的营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许多基层学校教师认为,营养餐宜从政府包办转向多方参与,共同做好“加法”。有条件的地方要动员家长缴纳一部分费用,鼓励社会捐资、具备资格的公益组织参与,多方筹措资金提升营养改善计划的供餐水平。比如贵州全省推行营养餐提质升级,不少学校实行“4+1”,即国家每餐每生补助4元不变,家长每学期给孩子交100元,以提高营养,形成良性循环。

  • 标签:营养餐,贫困区,多方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