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一切财富中最为宝贵的财富。很多人经常会问:时间都去哪儿了?据报道,国家统计局透露,从时间维度全面反映我国居民生产生活状况的时间利用调查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并于5月份起进入现场调查阶段。
这是第二次全国居民时间利用调查。2008年国家统计局组织开展了我国第一次时间利用调查,首次获取了我国居民时间利用数据。十年过去了,我国居民的生活方式、时间分配及生活质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进行第二次时间利用调查,就显得很有必要。
时间利用反映的是公众在各项活动中的时间投入,从时间利用中能够看到居民具体的生活形态。此次时间利用调查将在北京、河北、黑龙江、浙江、安徽等10省(市)开展,每省(市)平均调查样本2000户,全国共调查约2万户,调查对象约6万人。此次时间利用调查范围广、人数多,调查结果也就更具有代表性、普遍性。
时间利用调查不是我国独创,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85个国家和地区都进行过时间利用调查。时间利用调查实际上是对居民的生活轨迹进行还原,每个人都活在时间中,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但在时间利用上,人们却有很大不同。如很多上班族在时间利用上都是朝九晚五,但下班后,很可能就各有各的生活,如有的要回家带孩子,有的则约三五好友聚餐、聚会,有的周末要继续加班,有的则会出去旅行。
而在生活习惯上,10年前很多人习惯看报、看电视,10年之后的现在,智能手机成了很多国人不可脱离的“伴侣”,人们拿很多时间在手机上刷剧、打游戏、聊天等。通过时间利用调查,能够观测经济社会的变迁,能够看到国人生活习惯的改变,还能从中反映国人的幸福感等等。
正如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司长张仲梁说的,时间利用调查还能从中考察男女平等、儿童照料、交通运输、闲暇娱乐、养老保障、医疗健康、城市建设等范围广泛的公共政策问题。时间利用调查还可以多利用大数据。很多居民的时间利用并不一定要入户调查才能得到,在网络时代,比如微信步数统计、居民在网络上留下的各种活动轨迹,就能很精准地勾勒出很多国人的时间利用情况。
时间利用调查就是经济社会、居民生活的调查表,是“时代截图”,是对国人生活的“深度调查”。时间都去哪儿了?时间利用调查能为评价社会进步、民生福祉改善,测算居民获得感等提供依据。通过对居民时间利用的了解,可以更好地对社会进行“把脉”,在改善民生、进行社会治理、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调查资料。
通过时间利用调查能够看清现代人的真实生活,这也可以作为每个人的镜鉴。所以不妨每个人都制作属于自己的时间利用调查,看大好光阴是否虚度,是否过得有价值、有意义。对于国家、群体、个人来说,都要认识到时间是宝贵的,都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要让时间过得更有意义一些,全社会就能变得更为朝气蓬勃,居民生活就能更有幸福感、获得感。戴先任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