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国首份《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发布,报告显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但肥胖、视力不良和睡眠不足问题较为突出。其中,超重比例为:四年级男生8.9%、 女生 8.6%,八年级男生8.2%、女生11.1%。部分区域学生肥胖问题突出,肥胖率超过15%。另外,学生视力不良问题突出。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5%、 65.3%。
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不仅关乎个人成长,也关乎家庭幸福,关乎民族的未来。如何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让孩子做到心明眼亮身体棒,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乃至整个国家普遍关注的大事。
日前,记者从北京市了解到,北京市委市政府将青少年健康作为健康北京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了多部门合作机制和市—区—学校三级健康促进学校管理网络,从健康政策、物质环境、社会环境、社区关系、健康技能、健康服务六个方面推动学校卫生工作及学校素质教育广泛开展。在长期的努力下,北京市青少年健康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17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沙眼检出率为0.07%,同比下降12.5%;6—17岁男生和女生身高较2016年平均增长0.17厘米和0.08厘米,城乡学生身高差距持续缩小。
采访中,专家们表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夯实民族健康之基,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
将“健康”作为学校各项活动的关键词
在北京市史家小学,记者看到了一个特殊的爱眼护眼主题教室——“眼睛体验中心”。中心分为“体验黑暗”“寻找光明”“多彩世界”“预防干预”四部分,孩子们在这里可以通过创意漫画的形式了解眼睛的功能、眼睛的结构、影响视力的因素、爱护眼睛的方法,以及眼睛受伤的急救等多个层面的内容,学校还为此专门开发了校本课程。
“视力不良率和身体肥胖率是衡量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两项重要指标,因此学校把防近控肥作为健康工作的重中之重,展开系列干预工作。”北京市史家小学党总支书记洪伟介绍,为了减少“小胖子”和“小眼镜”的发生率,学校采取了一揽子的系列工作,首先将所有学生视为视力干预的对象,对全校学生每学期进行视力检查,对边缘视力学生分段管理、定期监测。5年来累计对边缘视力学生干预4846人次。针对肥胖问题,学校建立了超重肥胖学生健康档案,5年来重点干预肥胖学生累计2505人次。同时,注重防患于未然,一年级学生刚入学起,学校便通过印制“标准书写姿势桌贴”,时刻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此外,针对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还给予个性化干预,如保健室会将肥胖重点干预学生信息反馈给体育部,体育老师会在课上重点关注,有针对性训练。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北京市卫计委联合北京市教委制定健康政策和指引,开展科普专家进校园、视力不良分级警示与管理、防近视控肥胖专项行动、“营”在校园——中小学校平衡膳食健康促进行动,切实将青少年身心健康作为重要工作推进。
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具有综合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倡导热爱体育、重视健康的文化,还需要多部门合作,形成合力。
从“指挥棒”入手,不少省份已在中考中加强体育测试的权重,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一些高校还在高校自主招生环节选测体育,通过者将被给予适当加分。还有部分地区探索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专家指导、项目运作”的一体化管理机制。积极推进“监测—干预—共管”的工作方法。
从根本上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需要从倡导和弘扬重视体育、重视健康的理念入手。“需要充分发挥家校教育合力,以家长影响家长,以家长带动孩子,充分发挥家长在提升孩子身体素质中的监督和指导作用。”不少中小学校长认为。
当然,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具有综合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特别是在工作中会不断发现新问题。以视力不良为例,“从近几年的监测数据看,2016—2017学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与2015—2016年度持平,视力不良问题呈现了明显低龄化的趋势,值得我们高度重视。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我们将继续强化管理、持续统筹资源,动态、精细、持续而深入加强理论研究,融合学校教育和家庭社会,扎实、全面、深入地推进中小学健康教育。”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谈道。(本报记者 赵婀娜)
(贺同越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18年08月02日 17 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