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学校违规招生,风险不能只让学生扛
今年中考,陕西省咸阳市的小羽取得了576分的成绩,比所在的渭城区高中最低分数线高出130分。去学校领了通知书并缴纳了“预收款”,开学三天前却被学校通知中考成绩低于学校录取分数线,未被录取。咸阳市招办划定秦汉学校2018年初升高最终录取分数线为579分。看着其他学生已入学,与小羽情况相似的三名孩子的家长十分着急(8月7日《华商报》)。
现实中,学校与家长私下达成协议,通过非正常录取途径,抢在教育部门启动招生前录取学生的情况并不少见。小羽等三名学生遭遇的就是这种情况的负面恶果。经调查认定,秦汉中学给这三名学生发放录取通知书、收取军训费的行为违规,秦汉中学已被通报批评,勒令退回所收费用。但是,学校违规招生仅被批评了之,学生却承担了所有风险,不合情理。除了合理安排学生入学外,违规招生学校应受到更严肃的处理,方能警示和堵住今后的提前招生、违规招生。
众所周知,教学资源好的学校从来都不缺少学生。可出于竞争的需要,越是好的学校越是重视招生。这些学校因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常常先于其他学校一步,提前联系、物色平时学业成绩优的学生。好学校向学生使眼色,学生向学校露出笑脸,向往被这些学校录取,是人之常情。
问题是,中考是学校录取学生的一道公平门槛,无法越过教育部门设置的分数线。学生平时的学业成绩好,中考时的成绩意外差,学生虽与意向学校签订了预录取协议,却会有不被录取的风险;学校最终收不收这个学生,也是要看最后的分数,提前发了通知书又不收,通知书的效力让人质疑,学校的信誉也受损失。
因此,学校与学生签订预录取协议,双方都存在风险,但学生的风险大于学校。学生在中考中没有考好,学校拒绝这些学生,稍有疏忽,这些学生就可能面临这边学校滑脱了,那边学校难保障入学的尴尬。这是学生和家长最头疼的。
学校提前违规招生,掌握了招收优秀学生的主动权。发放录取通知书后,学生不可能“一只脚踩两条船”,学校就稳定了一部分优秀生源。可是,低于录取分数线的学生最终不能持录取通知书入学,对此,学校有恃无恐,把所有问题推到录取分数线上,这使有录取通知书的学生进退两难。
按照过错责任轻重分析,学校违规提前招生的过错,更重于不懂招生政策的学生和家长。因为是学校违规招生的诱惑,把学生引向了歧路。
然而,涉事学校违规招生,已经侵犯了其他学校公平招生的权利,影响了规范招生、阳光招生的局面,使涉事学生的正常入学受到了干扰,仅被通报批评,退回费用,并没有其他经济上的负担,更没有人为此承担责任,小羽等三名学生成了涉事学校违规招生的受害者,这显失公平。如此处理,难保涉事学校今后不会继续违规操作,结果就是仍会有学生受到意外伤害,也给其他学校招生做了不好的示范。
所以,教育部门应严肃对待违规招生,对涉事学校和责任人有更严厉的处罚。查处不力,轻描淡写,必然引起争议,削弱教育公信力。(卞广春)
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