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用考网>教育要闻>教育动态>2018北京高考语文试题解读:今年体现“应试减负”

2018北京高考语文试题解读:今年体现“应试减负”

教育动态 | 嘉馨 2018-06-08 10:30:53

  “人工智能”进入高考语文试题中,经典名著阅读增加对《论语》的考查。“今天的语文题目与一模、二模相比难度相当,但是感觉创新的地方不少,做起来挺有意思。”昨天上午,高考语文科目考试落下帷幕。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今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体现“应试减负”,同时体现实用性。此外,古文默写首次设置了有开放答案的情景填空题。

2018北京高考语文试题解读:今年体现“应试减负”

  试题数减少两个 减轻学生做题负担

  今年高考语文北京卷涉及包括阅读、写作在内的语文知识、能力、素养各个层面的考查。顺义区教育考试研究中心特级教师刘德水表示,试卷结构与以往保持一致,题型基本稳定。但有一些新的变化,试卷长度降低,比去年减少二百多字,题目数量减少两道,体现着“应试减负”,这与当前转变教学观念、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方向是一致的。比如,阅读材料由原来的3个减少为2个;每段阅读材料的题目数由8道题减少为7道题。

  北京市海淀教师进修学校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黄玉慧也认为,这一变化无疑会对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产生一定效果,阅读量减少、题目数量的减少在客观上减轻了学生的做题负担,同时也给学生深入思考留有较为充分的时间。对未来的教学减负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古诗文默写考查考生实际运用能力

  “今年诗文默写有一道开放题,我觉得特别创新,以前没有见过类似的考题。”在昨天的语文考试中,第17题中第④题古文默写自主创新题引起不少考生的关注。该题创设“校庆致辞”情境,要求学生在校庆欢迎词中填入恰当的古诗文。题目从贴近学生生活出发,设置真实的生活情境,使“默写”不再是诗句的僵化记忆,答案的开放更是对学生能基于多年的诗歌学习积累进行合理联想、创造性应用的鼓励。

  诗文积累默写考查中,题目数量与赋分没有变化,但是更突出了应用能力的考查,一方面体现在题目引导语注重知识性,诗句引出的关联性更强;另一方面本题的最后一个小题实现了真情境的诗句积累考查,设置了真实的语言表达情境,考生根据情境填写诗句,这样的引经据典是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重要表现。

  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高级教师纪秋香表示,今年古诗阅读的题目命制,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落实考查了考生“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分析”,从思想内容和评价鉴赏两个方面命题。

  “人工智能”纳入考题体现实用性

  同时,黄玉慧表示,今年的语文北京卷试题还突出了“实用”的特点。就选材而言,实用类阅读文本依然选用了反映当下科学技术进步最新成果——关于“人工智能”的两则阅读材料。第一则材料主要是对“人工智能”这一新生事物进行解说,第二则材料的主要内容是思考如何应对“人工智能”。

  市教育考试院专家表示,这两则材料反映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及价值效益,让学生体会到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在关注科技前沿发展、感受科学精神的同时,思考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从而启发学生认识人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此外,市教育考试院专家表示,今年高考还首次增加了对经典名著《论语》的考查,如第13题选择了《论语·先进》中孔子与弟子的一段“因材施教”对话,要求学生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

  文/本报记者 武文娟(北京青年报)

  • 标签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