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课业会成为学生、家长的负担?
2019-11-25 17:13:13 来源:中国江苏网

小学生晚9点、初中生晚10点后不写作业、不许补课、不许考试、不许公布分数……近期,江苏省、浙江省中小学俨然刮起了减负风,引起了家长们的热烈讨论。日前,教育部召开会议提出:减负不是让学生没有学习负担,而是要优化学生的合理负担!不过,对于合理负担如何定义,家长们莫衷一是。11月21日晚,一款名为“有问”的APP平台组织了一场线上论坛,邀请专家对什么是不合理、不必要的课业负担进行讨论,淮报融媒体记者通过该APP在线上采访了部分学者。

●家长声音:“减负”让自己负担更重了

在全国刮起的减负风中,淮安也在执行教育部等九部门2018年底联合出台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简称“减负30条”),其中对学生书面作业总量、学生睡眠时间,考试次数等均有明确“量表”。例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个小时,高中阶段学生不少于8个小时等。

近日,在清江浦区一家校外培训中心,很多孩子读小学一二年级的家长把孩子送进教室后就开始聊起了作业问题。他们共同的感受是,刚开学那阵老师会在群里布置作业,孩子做的学案也会详细点评,后来就只有学习内容的总结了。不过,大多数家长并没因为老师不布置书面作业而放弃让孩子拿起纸笔,“我们家委会代表每天会发作业到一个没有老师的群里,建议家长让孩子练习。哪天发迟了或没发,不少家长会讨论当天让孩子练习什么。”孩子在市区一所市直小学读二年级的李先生说,“别人都做了,你家不做,孩子在班级做学案就错的多,回答问题也落后,时间长了会影响他对学习的信心。”

“老师布置的作业少了,但孩子每天仍要学到很晚。”一位初中生的妈妈告诉记者,现在老师布置作业的确简练了,每一项作业会写上需要完成的时间。按照这些时间简单相加,孩子的作业量并未超标。“但事实上,预习、复习、阅读、整理错题等学习并未计入,而这部分学习往往需要花很长时间。”她说。另外,教育要减负,但成绩依然很重要,家长只有花更多的时间、精力、经济成本给孩子找另外的渠道补课,“孩子的负担并没减轻,我们家长的负担更重了。”

“如果大家想的都是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而不是相互攀比,孩子就不用越来越累。”记者发现,为“减负”拍手叫好的声音有,但有些单薄,有人提出孩子课业负担确实需要减轻,会立刻遭到其他家长反驳:“我们也心疼孩子,但目前的选拔体制就是靠分数,九年义务教育轻松了,恐怕连高中都没得上。”还有家长直截了当地说,要“减负”让别人家减去吧,自己还是要当“鸡娃家长”(送孩子上培训班,陪读、陪练、打鸡血的家长)。

●为什么课业会成为学生、家长的负担?

为什么课业会成为学生、家长的负担?而“减负”却又遭到部分家长的“软抵制”?“有问”APP组织了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初等教育系主任王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研究员高政、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社会政策学博士王捷等专家学者开展了一场线上讨论。

王捷认为,学习之所以成为负担,是因为大多数人不是为兴趣而学,而是为文凭而学。当代社会是一个文凭社会,文凭是一种通货,可以用它来获得工作机会,获得社会地位,形成社会分层。我国的文凭是通过考试取得的,相对于基于血统的继承制度等是比较公平的。考试成绩主要取决于智力水平、教和学的方法,以及学习时间。如果智力水平、教学方法相同,学习成绩取决于学习时间。“我们讨论的所谓学业负担主要就是学习时间的问题。”王捷说。只要基于文凭社会的考试制度存在,就很难苛责孩子、家长延长学习时间是不合理、不必要。因为,文凭的供给是有限的,需要竞争。“这里的合理、必要是一种价值判断,同时也是一种理性选择。不过,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做出真正理性选择是困难的。”在王捷看来,政策制定者需要对学习时间进行控制,因为这涉及到儿童的身心健康。“过长的学习时间肯定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即使短期可以提高学习成绩,从长期来看也是不利的。”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