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禁止8岁以下孩子打游戏 十条措施为中小学生视力防控“划红线”
2019-11-07 17:00:50 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讯(记者 方怡君)11月7日,《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十条措施》及实施保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发布。从学生电子产品使用、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学生作息管理共十个方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方案》要求,2023年力争实现北京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实现全市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近视防控需要落到实处。不少专家认为,此次印发的实施方案是很好的落地措施,十分具体、本土化。并呼吁家长加强对孩子视力的关注,尽早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及时了解儿童视力发展情况,及时给予个体化控制方案。

政策

十条措施为中小学生视力防控“划红线”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为中小学生视力防控“划红线”。《措施》明确:小学一二年级严禁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严禁8岁以下低幼年龄儿童玩电子游戏;孩子每天使用电子屏幕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点滴做起来。”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认为,《措施》对近视防控各项工作的要求十分具体、明确。同时也明确了各个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可操作性强,便于全社会共同努力打好这场攻坚战。

记者注意到,《方案》中也明确,北京将建立专门的教育和干预机构落实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例如,在北京教育学院设立学生视力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中心,负责加强对教职员工视力健康保护的健康教育;在北京同仁医院设立学生视力健康干预中心,将与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疾控中心及核心医院共同开展学生视力健康干预工作。

此外,《方案》提出:严禁片面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将视力健康纳入素质教育,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课业负担等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区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问责。

王宁利认为,儿童青少年的视力状况与学生负担加重是密切相关的。除了将视力防控与“减负”挂钩,并纳入考核外,也建议家长摆正心态,不要唯分数论,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他呼吁,未来高考的录取,可考虑将素质这块的考察比重加大,形成杠杆。

学校

如何利用有限场地资源开展户外活动是难点

在学校方面,《措施》规定,北京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条件必须100%达标;至少每月调整一次学生座位,至少每学期集中调整一次学生课桌椅高度。为保障学生合理用眼,规定教师使用电子屏幕开展教学时长累计不得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

根据要求,学校每学期对全体学生进行视力日常监测不得少于2次,须建立健全健康体检数据库,学校必须建立视力不良学生健康档案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一些对学校工作的要求,读起来特别有画面感。”北京市金台书院小学校长兼书记张弦说道。她举例,《方案》提到每学期至少分别开展一次近视防控专题教育;健康教育纳入教职员工入职和在职培训等,都细化和强化了学校在开展近视防控的工作与职责。

在课外锻炼的要求上,《措施》提到要利用课后服务时间优先安排体育活动,中小学生在校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低于1小时。张弦坦言,因为学校操场面积相对有限,开展户外活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利用场地资源,充分开展体育活动,还需要学校开动脑筋。

近年来,为防控近视,北京中小学各有招数。如花家地实验小学制作独特的下课铃声,提醒同学们把视线从黑板和书本中移开,进行课间活动。中关村二小由高年级带领低年级学生做眼保健操,缓解视力疲劳。

张弦透露,学校也在视力防控方面进行了探索尝试。据悉,学校根据每学期进行的视力检测结果,为学生制作不同颜色的提醒座签。“学生的视力在5.0以上,桌上会贴上印有绿色卡通形象’金豆’的标签,5.0以下会贴上红色金豆,5.0则为黄色金豆。标签颜色随着孩子视力变化不断调整。”张弦认为,标签对学生起到提醒和警示的作用,同时也提醒老师平时多多关注视力相对差的孩子,及时纠正错误的坐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