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招改革须从实际出发 力求可比、可测、简易
2019-04-10 17:35:33 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在《意见》指导下,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拿出了一批具有操作性的地方方案。

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与2018年中考招生政策相比,2019年中考变化最大的是增加校额到校招生人数,以及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校额到校录取成绩。

其中校额到校批次计划今年需占优质高中招生计划比例达到50%以上,同时今年将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成绩首次纳入校额到校招生,占录取成绩的30%(满分162分)。这个招生方案一经发布,立刻就引起了社会热议。

其实,这几年来中招方案一直都处于变化之中,但基本方向没有变化,那就是努力突破“唯分数”“唯升学”的弊端,力求通过多样化评价,不断弱化中考的“选拔”与“升学”功能,突出高中的基础教育性质,引导初高中正确办学方向,更加关注学生关键能力、基本品格的培养。

校额到校:为普通学生升入优质高中提供更多机会

多年来,中考一直有“小高考”的说法,中考竞争极为激烈,竞争的强度、难度甚至超过了高考,所谓“一分一操场、分分必争”。优质高中依据中考成绩来招收,一分一个等次,分分紧追,导致分数至上、分数唯上。

正像老百姓说的,好分数就能上好高中、上好高中就能上好大学,优质高中就是为优秀大学输送人才。由此,升入好大学的竞争压力不断下移,老百姓关注中考甚至超过了高考,引起全社会对基础教育的极度焦虑,严重甚至破坏义务教育全面育人方针的根本落实。

因此,教育改革必须从中高考改革做起,彻底扭转中高考“按成绩论英雄”,打破高中招生的固有格局,让基础教育回归到正常立德树人状态。这正是近年来中考改革的基本方向。

校额到校把家长的注意力从关注全区、全市范围缩小到了全校、全班的范围,这样就无形中减低中考竞争的难度,为普通学校学生增加了更多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当然在校额到校的推荐过程中,校额到校录取成绩由中考文化课成绩、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和体育成绩组成,其中中考文化课和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满分540分,按7∶3比例计入,两部分成绩相加后按四舍五入原则取整。

这意味着在校额到校招生计划中,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满分162分,中考文化课满分378分,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性大大提升。这一分数比例显然足以引起学生与家长对初中3年综合素质评价的高度关注。

综合素质评价:从“优秀水平”到“个性展示”的转变

综合素质评价是破解“唯分数论”的一个法宝,以此改变“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的局面,达到“以评促发展”的目的。

综合素质评价最早是教育部2013年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中提出。2014年教育部又公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

从意见中可以看出,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是考试成绩之外的另一个衡量学生的重要标准。

从2017年开始,上海和浙江作为全国新高考试行区域,已经将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高考招生的一个重要依据。从2018年开始,全国各省份也将陆续开展新高考招生模式。

综合素质评价最先用在高中,逐步延伸到初中。从初高中综评的评价内容上看,通常包含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评价结果上,北京市教委要求以《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试行)》的形式呈现,设A、B、C、D4个等级。

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将引导家长、社会和学校更重视学生平时的表现,更关注对学生的品德、兴趣和爱好的培养。

中考采取赋分制将综合素质评价计入总成绩,有利于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能够促进学校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学校不再让学生刷题,而是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培养,带领学生走出去多参加实践活动。

综合素质评价不是为每个学生“打分”,而是记录学生的成长和特点,是从“优秀水平”到“个性展示”的转变。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程序包括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形成档案。综合素质评价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标准”为准绳,尽量减少评价者主观因素的干扰与影响,要关注评价的公正性与客观性问题。

中招改革须从实际出发,力求可比、可测、简易

应该看到关于综合素质评价如何做到真实、可信,目前社会上仍然存在着质疑声。初中学生发展具有过程性、发展性和阶段性等特点,综合素质评价必须具有很强的过程性、阶段性特点。

但是综合素质的方法体系一直是教育评价领域大难题,由于对评价方法科学性、可操作性的质疑,常常会导致综合素质评价“雷声大雨点小”,甚至形同虚设,得不到家长和全社会的认同。尽管在一些地方采用文本档案袋或大数据平台,但往往评价过程过于烦琐而难以科学使用。

综合素质评价的确涉及“评什么”和“如何评”的问题。如果要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评价,就不能只针对认识领域的目标进行评价,还必须关注学生在社会情感方面的发展。

要考虑各个评价标准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各个评价指标权重大小的分配是否合理,所有这些都涉及评价方法和手段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问题。

北京市把综合素质评价引入初中教育评价,纳入校额到校这种招生模式中,是一项大胆的改革,是一项需要勇气和魄力来直面教育问题的改革。

但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必须从实际出发,要切实可行,力求可比、可测、简易。要大规模使用综合素质评价,首先要规划制定科学的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并进行科学的简易化分解,避免某些指标过于原则、抽象和概括,尽量做到具体化、行为化。

在具体实施评价过程中,要把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在定量分析中合理运用定性方法,使量化指标的含义更清晰,这样综合素质评价才具有“衡量标准”的意义,才能把对学生的一次性、终结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改变中考中的“唯分数论”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