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合理调整岗位比例结构 高级职称名额向乡村倾斜
2019-02-16 10:13:46 来源:光明日报

评职称难、发展空间小、待遇长期得不到提高……不少乡村教师长年扎根三尺讲坛,却往往面临着上述对职业生涯前景的困惑。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颁布,一年以来,这一问题得到解决了吗?2月15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相关情况。

“党中央提出来教师要成为一个让社会最令人羡慕的职业,实际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让他待遇有保障,二是让他发展有空间,三是让他社会有地位,这就让教师不只是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同时还能够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福建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林和平说。

“现在老师最愁的一个问题,就是职称问题。一是‘评不上’,二是‘聘不了’。怎么能够让他评得上?我们福建有一些做法。对于乡村老师我们有特殊的评价标准,不像其他的老师评价,要科研课题,要论文,我们侧重于评价他的师德师风,评价他的教学工作,评价他一线的工作经历,侧重于更加体现乡村教师实际的工作业绩。这个得到了广大乡村老师的拥护,让他能够评得上,他只要在底下好好做就行。再就是怎么让他聘得了,这就牵扯到中小学老师的岗位比例问题,一方面是实行城乡同等岗位比例,二是在同等岗位比例基础上实行倾斜。还有一条很重要的,我们规定在乡村工作25年,达到了评的条件,高级也好、中级也好,只要还在当老师,符合条件直接聘任,不受岗位比例限制。这样就保证所有的乡村老师只要安心从教,就有机会能评上中级、高级,从发展角度来说,这个通道、这个空间是非常重要的。”林和平讲道。

“一年来我们深化职称改革,向乡村教师倾斜,稳步增加中高级教师的岗位数量,实现了城乡学校岗位结构比例的总体平衡。在我们那里,凡是在村小连续任教满8年申报中级职称,满15年申报高级职称的,只要符合基本条件,经考核认定都可以直接享受中、高级职称待遇。”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区委书记朱谋俊介绍当地做法时指出。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说,《意见》颁布一年以来,教育部把“落实”作为教师工作的关键词和主旋律,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拓宽广大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我们大力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明晰部门职责,人社部门主要负责制定评审政策,教育部门主要负责组织实施。推动地方提高中高级教师岗位的比例,向农村和艰苦边远地区倾斜,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进行单独的评审。根据国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精神,各地一方面努力提高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另一方面加快完善职称评价标准,比如甘肃将县以及县以下的中小学教师的高级岗位比例提高5%,其中58个连片贫困县及少数民族县乡提高6%。内蒙实施城乡同学段学校相同的岗位比例的配置。”

“2019年,我们将研制中小学、中职、高校岗位设置指导意见,改变中小学正高名额控制办法,各地在核定岗位结构比例内开展评审,研制出台中职、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加强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的监管和服务。”任友群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