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心网讯(通讯员 曾照美 张沙)近日,逢镇上赶集,唐新民专门抽空来到他维吾尔族亲戚艾里江·热合木吐家的小摊前,了解亲戚的身体和生意情况。
“我太佩服我亲戚的勤劳了,这几天气温高达三十八九度,艾里江的媳妇布马里彦·依塔红因为中暑嗓子都哑了,还出来赶集摆摊,还好大女儿高考结束,可以帮她了。”沙湾县安集海镇中心学校教师唐新民说。
唐新民说,他第一次去艾里江家认亲时,就被两口子的热情好客、朴实所感动,并喜欢上了亲戚。他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还有两个正在上学需要花钱的女儿,却把家里家外收拾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特别温馨和温暖,一看就是热爱生活的人。
艾里江一家四口人,一共16亩地,而布马里彦又患有风湿关节炎,干不了重活,所以去年把地承包出去,承包费一年6400元钱。他俩一合计,干脆利用赶集日摆摊卖民族特色的服饰和日用品,夫妻俩开启了生意之路。
后来,唐新民再忙,一个月也要去亲戚家两次,每次不是送去生活用品,就是给两个孩子送去教辅资料,还让上大学的儿子利用假期,给亲戚的小女儿补习初中的课程。
“我现在有了汉族哥哥,我和妹妹都特别开心。我和哥哥经常微信聊天交流,哥哥给我讲大学里的生活、学习上的事,我妹妹通过哥哥的辅导,学习也进步了不少,我们俩就盼望着哥哥放假回来呢。”艾里江的大女儿艾孜然·艾里江用一口流利地汉语开心地说。
说起汉族亲戚布马里彦更是高兴地像个孩子。
布马里彦说:“特别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多了一家这么好的亲戚,让我丈夫有了哥哥,我也有了汉族好嫂子,我们也有了儿子,我的两个女儿有了汉族哥哥。大女儿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怎么办,她就向汉族哥哥请教了。”
善解人意的布马里彦知道,唐新民两口子工作忙,很少回县城的家,她只要有空就会在家里做上可口的饭菜,邀请他们来家来一起品尝。
“其实赶集摆摊比打工挣得钱多一点。在安集海镇本地赶集艾里江两口子不用起太早,要是去西戈壁镇、博尔通古乡、乌苏市赶集,他们就得早上五点多出门,晚上很晚才回来。”唐新民说。
正因为艾里江两口勤劳肯干还把两个女儿培养得很懂事,大女儿高考结束后就帮他们在安集海镇赶集摆摊,在家做家务。他俩要是去别的乡镇赶集,大女儿就在家照顾妹妹上学。
唐新民说:“说心里话,艾里江两口还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相关推荐
新闻排行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