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17年的高考生来说,本周五开始就要高考了。面对本次学考和选考,不少考生在考前出现了考试焦虑症。面对考前焦虑应该怎么办?小编采访了心理专家来支招,还有轻松应对考前焦虑症的5大方法,帮助广大学生和家长轻松应对新高考。
【专家建议】
出现适度紧张是好事有利于集中注意力
面对考前焦虑,我们应该怎么办?专家表示:首先,对于考前焦虑我们应当要接纳。考试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如果考试动机过弱,过度放松、毫不在乎的信号刺激传递给大脑时,大脑不易兴奋,也不会调整出良好的应激状态;当考试动机过强,过度焦虑的信号传递到大脑时,大脑就要腾出部分能量来应对焦虑,从而影响考试效率。只有焦虑程度适中,考试效率才最高。
在考试过程中如果出现适度紧张是好事,它有利于我们集中注意力,更好地完成考试。如果感到过于紧张时,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题目先做,当情绪逐渐平复并进入做题状态时,可以再选择相对高难度的题。大脑在这种张弛有度的节奏中,无论是高难度的题还是简单的题都会有较高的正确率。
应考者要保持原有的生活规律和睡眠习惯
作为应考者,要保持原有的生活规律和睡眠习惯,不要刻意去改变。要正确认识考前失眠这一问题,“睡眠远远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重要。”不要认为睡不好觉就一定会影响第二天的考试,真的影响了,是因为你对没睡好觉的关注或者说是你对“睡不好觉必然会影响第二天效率”的精神压力。另外,对失眠的恐惧、担心和急于摆脱症状的心理状态,会使失眠者紧张不安的心情加剧,也进一步加重了症状本身。
防止失眠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原有的睡眠习惯,千万不要因为高考临近而熬夜复习。家长更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鼓励孩子积极备考,把高考看成是对孩子一次重要的人生挑战,只要孩子对高考尽力即可,不要把高考看作孩子的唯一出路。不要因为高考,打乱家里平日的生活习惯,高考这几天一下子变得整天围着孩子转,让孩子感到极度不适应。
如果孩子出现比较严重的心理情况,比如厌学、不愿意去学校,甚至有自我伤害的行为,家长一定要请专业的心理咨询介入。
【教你5招】
自我暗示法:当自己有焦虑情绪时,给自己以强有力的自我暗示,如“我能行”、“我一定能够成功”、“我看好我自己”等。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增加自信,克服焦虑。
运动消除法:学生以脑力活动为主,而适当的运动是消除大脑疲劳的有效方法。广大临考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散散步、打打球、做做体操。因为运动可以消除一些紧张的化学物质,虽然使肌肉疲劳,但可以放松神经。
兴趣消除法:人们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整个身心都会投入进去,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什么忧愁烦恼都会抛到九霄云外。因此,广大临考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后,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如,唱歌、看报、听音乐等,都可以消除疲劳,化解烦恼,远离考试焦虑情绪。
情绪宣泄法:情绪宣泄是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手段。你可以把你的紧张、焦虑讲给亲人或朋友,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调整;或者找一个适宜的地方,放声大哭或大笑,以宣泄自己内心的忧郁。
音乐疗法:音乐能影响人的情绪行为和生理机能,不同节奏的音乐能使人放松,使人的生理、心理节律发生良性的变化。
相关推荐
新闻排行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