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接待好几拨检查,校长成了“迎检专业户”;老师加班准备迎检材料,教学成了“副业”……近日有媒体报道,近年来中小学校应对的各类督导评估、达标验收、检查评比等多如牛毛。对此,不堪重负的老师一肚子苦水:“上课、辅导活动都不怕,就怕各级各部门搞检查。”
中小学教师吐槽的背后是一个赤裸裸的现实——迎接检查等非教学任务,已成为他们难以承受之重。现在,双高双普、文明校园、绿色校园、智慧校园、健康学校、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各类督导检查名目繁多。学校除了要接受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外,还要迎来卫生、消防、公安、食药监、团委、文明办等方方面面的检查。某地一所知名小学就曾统计过,最多时仅一个学期,他们就要接待各类检查、参观近40次。
平心而论,通过检查、考评、评比、评估等形式推动教学工作,并非完全没有必要。但如果让“迎检”成了学校“主业”,显然本末倒置。实际上,老师们怕的也不是检查本身,而是检查背后的折腾:各类检查都需要材料支撑,有的学校提前两三个月就要着手准备材料。为此,一些老师被安排从事迎检工作,专门负责整理资料、制作表格;还有一些老师连轴转到连备课的时间都不够,“还容易睡眠不足,有的实在困了就趴在讲台上眯一会”。
变了味并已成为负担的检查,当然取得不了什么实际效果。一位长期在教育系统工作的干部说了一句“大实话”:上面的想法是不管你好不好,反正我来检查过了,工作就算做完了。当然,学校对上面的想法也“心知肚明”:“只要学校做好接待,再把资料做好看点,检查一般就能通过。”如此一来,“扎实走过场,认真干虚活”就成了常态,检查的人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迎检的人干好“虚活”,提前把材料做得漂漂亮亮。双方“一拍即合”,检查的“效率”自然也就相当高——今年4月,有媒体就曾报道,陕西某地乡镇教育片区仅用一周左右时间就对26所迎检学校进行了专项督查和模拟验收,平均下来对每所学校的检查时间还不足半天。
“就怕各级搞检查”,老师们的肺腑之言可谓说到点子上,也戳中了基层不少痛点。其实,何止是中小学校,“扎实走过场,认真干虚活”在不少基层单位可能都已成为常态。扶贫、经济、党建、社会事务、创文创卫、综治信访……有时,这个检查小组前脚刚走,那个考核小组后脚就到,过多、过繁、过频的检查也让基层工作人员难以招架。
这样的检查,不仅背离了检查与迎检工作的初衷,实际上还滋生出形式主义的风气,甚至还异化出专门用来迎接领导考察或检查的“明星社区”与“迎检”办公室。当然,这些都是光鲜亮丽、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此前,西部某市一社区的“迎检”办公室,4年时间里就被三个不同部门装修了3次,而装修完成、挂了牌子之后,就再也闲置不用。
不同类型、不同名目的检查泛滥,有多重原因。一方面是个别部门工作能力有限,以为只有频频检查才能“评估”、才算“抓手”,抑或是太想“刷存在感”,用检查来宣示自己的“重要地位”;一方面,各式检查中存在大量重复劳动,足以说明各部门之间、条块之间的信息壁垒之深厚、协同沟通之不力。而要防止基层反反复复被折腾,除了对“四风”问题尤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风持之以恒、真刀真枪地予以整顿,也需要尽快打破信息壁垒,推动信息共建共享,科学整合、协调检查的内容与时间,避免相同内容多次重复检查,取消和叫停不必要的检查。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在其他日常工作和专项工作中——包括各地正在进行的大调研。大调研是为了解决问题,但个别地方也暴露出形式主义的问题。有多少调研活动可以提质增效,又有多少已经沦为折腾基层的“花架子”?不妨对大调研来一次“中期考核”式的大调研,除了听到掌声之外,也不妨多听听基层的“苦水”。
来源: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