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用考网>教育要闻>教育资讯>禁止教授拼音、识字等 教育部专项整治“幼小衔接”班

禁止教授拼音、识字等 教育部专项整治“幼小衔接”班

教育资讯 | 跃彦 2018-07-19 10:09:09

  坚决禁止教授拼音、识字、计算、英语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通知》专门提到“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各地要结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予以规范”。

  依据规划,教育部将分四个步骤进行阶段化治理,并计划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于2018年12月底前完成对幼儿园、小学、培训机构的抽查和摸排;对有“小学化”倾向的行为要于2019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

  受政策影响,正值暑假报名旺季的幼小衔接班纷纷进行调整。目前,北京市已有多家大型培训机构的幼小衔接班突击下线,不再公开招生。

  “幼小衔接”班之所以被整治,在于幼儿园大班出现“空巢”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提前半年甚至一年离开幼儿园,转而进入各种“幼小衔接”班为上小学做准备早已成为一种常态。究其原因,则是“抢跑思维”在作祟。部分家长担心孩子像一张白纸一样升入小学后,会跟不上学习的进度,因而在大班阶段就把孩子送进所谓的“幼小衔接”班。

  其实,差异化的入学政策是造成学前班热度不减的根源。比如,目前有的学校在幼升小时还对孩子进行测试,孩子在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英语口语等方面满足一定条件后才有机会被录取,这就给了家长们报班的动力。

  不过,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的“小学生”确实存在很大差别。德国的哈克教授通过调查研究,总结了幼小衔接阶段儿童主要关系人的断层、学习方式的断层、行为规范的断层等六个断层关系。

  当前,国内很多“幼小衔接”班片面强调课程知识的衔接,将幼小衔接等同于让孩子多认字、多做算术题,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这种做法并不能真正帮助孩子顺利进行幼小过渡,反而会给孩子增加许多负担,同时,也忽视了孩子在学习习惯、生活能力、心理适应和社会交往方面的衔接。

  教育部的专项治理主要针对的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旨在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对于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郑勇)

  来源:北京晚报

  • 标签

媒体焦点

河南招生办回应高考答题卡疑被掉包:…

河南招生办回应高考答题卡疑被掉包:原标题:河南招生办回应高考答题卡疑被掉包:考生本人所答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官网7日发...

分数够了却被退档 省教育考试院释疑…

分数够了却被退档 省教育考试院释疑普通高招录取现场开放日活动昨举行 分数够了却被退档 省教育考试院释疑 学生、家长和...

西安外国语大学公布部分省市和地区录…

西安外国语大学公布部分省市和地区录人民网北京8月1日电 据西安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消息,截至目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霸弃清华选川大不该被嘲讽…

学霸弃清华选川大不该被嘲讽学霸弃清华选川大不该被嘲讽 世人皆晓清华好,李一峰独爱川大,有何不可?(新京报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