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5月25日讯(记者 孙灵猛)日前,《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正式公布,标志着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启动。新高考实行两依据一参考,一是依据国家统一的招生考试项目,即语文、数学、外语;二是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一参考”是指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成果。这次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赋予学生选择权,让学生有机会选择学科,选择教师,选择专业,选择学校,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选择人生发展的方向。
济宁一中2017级年级部主任马一鸣:“2017年11月份进行了一次选课调查,我们最近又进行了一次选课调研,从选课情况来看,获得了一些数据,对于下一步指导学生选课,包括编班走班提供了依据。”
学生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6门学科中任选3门纳入高考成绩,理论上意味着有20种组合产生。这3门怎么选?是不是擅长哪几门就可以选哪几门?这是不少学生和家长脑海中冒出的第一个问题。如果学生纯粹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那么很有可能出现“物理+历史”“化学+地理”等组合。
济宁一中2017级年级部主任马一鸣:“因为选课走班非常复杂,20种组合选起来比较困难,选好之后,排课、走班、教室,包括质量评价,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挑战,但是全省都在走,我们希望能抓住这个机遇,利用走班这种形式,把我们的优秀生培养出来,提高我们的升学率,能够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把学生培养的更好。”
新的高考制度改革把原来的“先学后考”,变成了先定考试内容;根据考试内容选择学习内容,实现了从为升大学准备到为读大学准备的实质性转变。高考改革后,志愿填报由“学校+专业”改为“专业(类)+学校”形式,专业优先,探索实行一档多投、多次选择的投档模式,将加强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机会。
来源:新浪新闻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