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如何拯救“教师倦怠”? 听听专家怎么说
有些教师在工作生活中感到经济压力较大,有些教师则认为个人能力没有被领导发掘和认可,有些教师因为教学任务重、工作时间长、考试压力大,还有一些教师由于沟通能力不足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都较为紧张……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教师在工作中没有获得成就感,日益产生了职业倦态。
近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名师成长项目”启动会暨第九届和平教育对外交流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据天津和平区教育局局长张素华介绍,今年三月,和平区计划招聘100余名教师,报考人员竟多达6000余人。“这个数据足以说明:教师是一个有吸引力的职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驻和平区专家组组长卿素兰博士根据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发现,新入职的教师信心满满、激情满怀,充满教育情怀。在入职前5年,教师的工作激情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层面。但经过十余年的教学,很多教师却会逐渐迈进职业倦怠阶段。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教师入职八年左右以后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卿素兰说,一般情况下,一名教师通过八至十年的努力,可以成为专家型教师或者说我们常说的“名师”。而那些在工作中没有成就感、难以胜任本职工作或者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教师,则会日益感受到更大的压力。如果他们既得不到领导的认可,也得不到同事的喜欢,还受不到学生及家长的尊重,久而久之,对教育的热爱就自然会减少,从而产生职业倦怠感,日益成为“橡皮人”。
卿素兰毕业于中科院心理所,之后致力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二十多年来分析过全国各地的大量教师发展成长案例。她发现,有些教师善于总结反思,习惯于向内归因,因此能通过不断取得小成就而成为思维积极的老师。与此相反,有些教师思维消极,习惯于向外归因,他们一旦遭遇到能力无法应对的挫折,就会变得颓废、懈怠,久而久之就会对工作生活产生无力感,产生“习得性无助”。这种习得性无助容易导致教师自己放弃自己、放任自己并难以应对工作。
“在教师中,名师群体不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卿素兰通过调研发现,名师具有比较一致的关键特征,如:名师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高效的教育教学能力、坚持不懈的学习力、挑战未来的创新能力和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力。他们总是激情满怀,不断学习、敢于挑战。
卿素兰认为,如果教师对自己没有要求,就不会主动学习充电,在工作中状态不好,呈现出一副懈怠、松松垮垮的样子。张素华认为,教师需要终身学习。为了激励教师,和平区搭建了立体化的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实施“1+6+N”教师发展模式,让一位教学名师成为六位教师的“师傅”,每位教师再从本学科团队中选择带一两位老师,探索教师团队的共同成长发展,之后还会为优秀的团队和个人提供展示的舞台。“我们所有的探索,都是为了提供一个平台和一个机会,让每一位老师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让每一位有追求的老师都有奔头。”
张素华说,“我们在媒体报道中看到的一部分所谓的师德问题,其实不一定是教师德行出了问题,而是由于情绪暴躁引发的过激言行。”卿素兰分析说,部分老师对学生的过激言行是他们没有调控好自己情绪造成的,是教师对情绪的发生机制、情绪的脑科学基础以及调控情绪等知识和技能不足,其实也是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够的表现,事后教师也会反思并责怪自己,有时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师德问题。人们只看结果,而结果与动机往往具有不一致性,因此需要给予老师更多理解和支持,多给他们提供相关专业技能培训。
“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如果教师个体没有向上向好的强烈意愿,即使有再好的培训也于事无补。”卿素兰在走访各地学校的过程中观察到:优质学校的老师更加积极向上,他们精神状态饱满,工作更容易受到领导的认可、同行和学生的尊重,家长也对教师充满期待。其实,优秀的学校源于校长的价值引领、先进的校园文化和前瞻性的办学思想和理念。
卿素兰表示,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是较为深远的,希望校长关注教师在备课、教学、批改作业以及考试评价等行为层面的表现的同时,也能用心关注教师的知识系统、情绪系统、信念系统和发展系统,为他们提供专业知识和认知策略,提供情感上的强力支撑和职业发展通道。通过呵护教师、善待教师,让他们对学校这个教育场所有归属感、价值感和成就感,让教师有尊严地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教师在这个职业中能够获得幸福感,不断体验积极情绪,促进其发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样破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就会迎刃而解。(林露)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