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到图书馆借书的羊城读者有好消息了!再过几日,广州图书馆开始试行“送书上门”服务。想借书的人,无需再舟车劳顿跑到图书馆借还书,只要在广图官网和微信公号上下单,物流公司便可将所需之书送上门。还书也大致类似。
当然,这并非免费服务,但每次6元钱的投送费,与个人乘车成本相当,路途远的或许还能节省钱。何况,有些因工作或琐事缠身的人,不用自己跑腿,便借到了想读的书,既省时又省力,何其妙哉。在炎炎夏日里闻此福音,真如清风拂面,好不惬意!
这般说辞颇有点广告嫌疑。尽管如此,还是忍不住要为广图的创意点赞。互联网时代,屏幕阅读时兴,人们的闲暇时间,多被手机、电脑抢占,还有多少人抱着纸质书“啃”呢?而且,网上电子书势如潮涌,出版周期既短,信息量又巨大,传统意义的“书”还有存在价值吗?类似担忧困扰着许多人。甚而有人忧虑图书馆的前途,会否沦为“图书博物馆”,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恐龙。
类似担忧显然并非毫无根据。在移动网络普及的当下,屏幕阅读的便捷性及娱乐化,令许多人对其产生依赖甚而上“瘾”,几分钟不“刷屏”,就似有万千小魔爪在挠心。相形之下,传统纸质书的那种阅读体验,恐怕很难与屏幕阅读抗衡。若再加上借阅手续及方式的不便,人们更是索性沉迷于屏幕了。因此,图书馆业已江河日下,不似以往安居堂馆,自有人上门借阅。可以说,自问世就过惯了安稳日子的图书馆人,如今也要加入竞争行列,与网络、电子屏幕争夺读者!
或有人说,图书馆也可拓展电子阅读,将其纳入麾下,成为自身业务。不错,现今许多图书馆也正为此努力。但需指出的是,不能忽视屏幕阅读的局限与缺陷。现今的屏幕阅读大多是浅层次、碎片化的,甚而很多是“二手货”,即经过多番再加工的东西,沉迷于这种阅读,无论是从汲取文化、知识的营养,还是对个人修养及素质提高的角度,都大可怀疑。快餐化的屏幕阅读类似快餐食品,吃一两餐固然可以,但长期食用,就成了“垃圾食品”,不利于身心健康。
转型社会的浮躁与喧嚣,让我们的阅读也变得急功近利。当此时,太需要传统纸质书阅读的专注、理性与伴随的深层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图书馆业不仅仅要守住“家园”,守住诗与远方,更要传承古老而优秀的文化,为民族的砥砺前行注入动力。图书馆会否成为“图书博物馆”,不在于书本身,而是管理书的人。图书馆会否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恐龙,亦不在于纸质书变化与否,而在于图书馆业自身的肌体与运行方式能否进化。(□阅尽 作者是本报首席评论员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