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校园技术监督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李法明/画 (中工网图片)
近日,教室内的摄像头被“黑科技”加持,再次引发网民新一波讨论。杭州第十一中学引入一套“智慧行为课堂管理系统”,通过安装在教室里的组合摄像头,收集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阅读、书写、听讲、起立、举手和趴桌子6种行为,以及害怕、高兴、反感、难过、惊讶、愤怒和中性等数种表情。进而通过大数据分析,计算课堂实时考勤、行为记录等数据,以此来考评课堂效果。
被曝光在摄像头下的学生隐私谁来保障?用大数据来评判学生的表现是否过于简单?教室内的摄像头该不该存在?高科技究竟该怎样助力校园监督?
教育专家:教室内开摄像头,学生的隐私何处安放
经中青舆情监测室随机抽样1000条网民观点发现,近56%的网民认为,学生在这样的监视下,失去了隐私和自由,须处处小心自己的行为,压抑真情实感。
对于受访学生来说,教室内的摄像头让他们感到不自在。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一学生李琪琪(化名)对这所杭州学校的做法感到特别惊讶,她说:“太让人不舒服了!虽然我们教室里也安装了摄像头,但只有考试的时候才开。这个学校在上课中全程开着,学生岂不是一点自由都没有了?”
山西灵石县第二中学初一学生温云阳(化名)担心,“如果课间休息时都被监视着,那就真的一点隐私都没有了,完全没有自己的空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老师也会感到自己是“受害者”,对摄像头表示反感。北京某小学贾老师说,她身边的老师都不太赞同在教室内安装摄像头。“对后进生来说,摄像头起不到促进学习的作用。对老师来说,感觉时刻被监控,讲课时心里不自在,也会觉得学校对老师教学不信任”。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采访时表示:“公共区域安装摄像头,与教室里安装摄像头是不同的。学生在某个公共区域出现是短暂的,监控的目的也只是维护公共安全,但在教室里安装监控,却是对每个人的动作都不放过”。
长期从事民商法研究的北京京安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德伟,也持同样的观点。“教室不是彻底私密的空间,但也不是广场、商场那样纯粹的公共空间。所以,学校虽然能以监督的名义安装摄像头,但如果监视学生行为等非常细节的东西,从法律角度来看,是有问题的。学生如果一整天都在摄像头下生活,就没有隐私可言了,对孩子们的心理也会造成影响”。
清华附中初一学生家长高女士则指出,“就算不安装摄像头,老师也在教室里监督着学生,也能发现问题。重要的不是如何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问题,而是发现问题后如何处理”。
一线教师:“表情”不等于课堂效果,“刷脸”不一定提高听讲效率
在样本中,另有近两成网民认为,“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好不好要靠‘刷脸’来打分不靠谱,人类的感情、想法岂能通过‘扫脸’就简单划分?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监控数据说了算”。
李琪琪认为,将学生的表情、行为分类,是把学生当做机器人,“学习再好的同学也有打瞌睡的时候,上课睡觉的同学也不一定就成绩差。我们上一天课特别累,尤其是冬天,一冷就犯困。老师看到小部分同学睡觉了,让没睡觉的同学自己看书,等下节课或是自习的时候再补上。我觉得老师的做法特别人性化”。
熊丙奇认为:“教室虽然也是教师和学生的公共活动空间,但课堂首先是教学共同体。不能让教师和学生的一举一动都置于监控之下,这会干扰教师的教学,也会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
大数据助力教育的正确“姿势”
当校园欺凌、老师虐待孩子个案出现时,呼吁校园加装摄像头、全社会加强监督的声音一度很强。不可否认,摄像头对于那些伺伏在校园中的恶行,能起到警示的作用。
纵观舆论,这套“智慧行为课堂管理系统”之所以引起讨论,主要在于模糊了监督和公民隐私保护的边界,监视内容过于细致,更要将此作为考评课堂效果的一项标准。网民@lucas的小爪认为,此举“把社会的注意力从教学质量上转移到了学生打瞌睡上,是一种用现代化高科技推卸责任的做法”。
监督与隐私一直被看做是矛盾的两方面。舆论希望“恶”时刻处于监督之下,却又不希望个人隐私被曝光。那么高科技、大数据助力教育的正确姿势该是怎样的?
杨德伟律师指出,学校安装摄像头,在用途上要偏向于考试监考的监督、出勤考勤的监督方面。监测的时间、监测的对象、监测的行为,都应该受到限定。
一位长期从事教育研究的研究员袁老师指出:“如果这次的‘黑科技’不是应用到如何给学生课堂行为打分,而是让校园摄像头监视更安全、真实、清晰,大家可能就不会如此反感。比如能在校园恶性事件爆出时,有录像可查;不让录像以任何形式泄露。这样才是校园需要的高科技,才会受到欢迎。”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