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用考网 新闻 > 焦点 > 用考关注 > 从这个18岁开始 他们已经不再是“孩子”

从这个18岁开始 他们已经不再是“孩子”

现代教育报 | 2019-03-25 15:44:51

18岁,正青春的年纪;18岁,正芳华的旅程。

“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从孩童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这是人生中最灿烂的年华,这是旅程中最绚丽的风景。18岁,于家庭而言,多了一个“大人”;18岁,于家国而言,多了一位“公民”。

日本冬泳、秘鲁跳崖、刚果铿牙,全世界的成年礼各不相同,但传递的价值信号基本是相似的:你长大了,你有能力了,你可以自由飞翔了。“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恋情……”德裔美国作家塞缪尔·厄尔曼曾在青春》一文中,不吝溢美之词赞颂青春。牛顿和莱布尼兹发明微积分时,只有22岁和28岁;《物种起源》的作者达尔文首次环球旅行时,不过22岁;爱迪生在发明留声机时29岁,发明电灯泡时31岁……人在青春,势如破竹。

成年礼,宛如一场责任与权利的仪式加冕。《礼记·冠义》云,“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中国古代的成人礼,男孩子的叫做“冠礼”,女孩子的叫做“笄礼”。冠、笄之礼,构成了华夏礼仪的起点。而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便是旨在告诫他们:自今开始,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承担成人的责任、履践美好的德行,才能担当合格的社会角色。

“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2018年,共青团中央印发《全国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规范(试行)》,原则上安排在“国家宪法日”(12月4日)举行成人仪式。一顶成年帽、一枚纪念章、一道成人门……这些仪式感十足的制度安排,意在紧扣中学生从未成年向成年转变的关键期,增强其公民意识、宪法和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感恩意识,激发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让他们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从这个18岁开始,他们已经不再是“孩子”。寥廓人生的繁复画卷,终究是他们去闯荡和涂画。一场庄严的礼节,一封暖心的家书,无非是想告诉这些“新青年们”:从此海阔凭鱼跃,父母终究从“领着你们走”、“伴着你们走”到“看着你们走”;从此天高任鸟飞,人生路上终究会遇到艳阳与风暴、会遭遇顺境与挫折,要学会站得起来、要懂得跑得下去。“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这河山与天下,是青春放歌须趁早的沙场,是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舞台。

青年,当心中有家。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里说过,古希腊是一个城邦国家,而中国是家邦式社会。家庭教育与家庭影响,几乎塑造了中国青年大概的模样。一项调查显示,79.6%的受访者从原生家庭继承了生活习惯,56.2%的受访者继承了价值观,53.1%的受访者继承了待人接物方式。其他还包括言谈举止(50.9%)、物质财富(21.6%)、特长或技能(15.7%)等。家,是中国人成长与追梦的策源地。成年了,首当其冲的,是承担家庭责任、延续家庭情感。

青年,当胸有家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当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响彻寰宇。李大钊刊登在《新青年》上的肺腑之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家国情怀的青年才俊。青年,是改变世界与未来的中坚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之上,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到天宫、蛟龙、嫦娥、大飞机……在创新的第一线,在创业的最前沿,无数青春的身影,洋溢着自信与责任的力量。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青春之我,青春中国。在这个春天,携梦奔跑在18岁的跑道上——你好,青春!再见,少年!

  • 标签:考试,考试网,人事考试网,学习,公务员,学历,自考,考研,英语,计算机,职业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