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系列“我在清华大学等你”的招生体图片在朋友圈刷屏,看到这些图片网友们都有不同的感想。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非官方招生宣传海报走红 何必与名校攀亲戚
近日,一批非官方的高校招生宣传海报红遍网络,海报提及的院校都在拼命和知名高校“攀亲戚”。这些自嘲意味浓厚的非官方招生宣传海报,往往用显眼的大字标明“我在清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等你”,而用小号字体标明自家学校的名称,及其与清华北大的地理距离。
被网友们“玩坏了”的非官方高校宣传图,固然有一定娱乐成分,但也能从中看出,迈入名校,半只脚就迈向成功的观念。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而非官方招生宣传海报不过是“高校鄙视链”的翻版而已。
世上本没有“高校鄙视链”,社会舆论说的多了,才有了这种说法。比如一些中小学教师动辄说个别名校如何如何,家长亦是如此,加之社会媒体的渲染,都在坚固着“高校鄙视链”。
不能说“高校鄙视链”在现实层面完全没有道理。高考依然是考察学生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有效方式,名校通过高考的选拔机制,招纳了较好的生源。名校获得的教育投入多,相应的学习资源也较充分。因为学校多年的积累,名校学生更容易接触到优质学界资源或者业界资源,不得不说,这对提高一个学生的视野的确是有一定帮助的。
高校存在差距,但学生间不存在天然的“鄙视链”。身处名校,如果学生一本书不读,一堂课不听,照样于事无补。普通院校的学生通过自己努力,比如社会实践或者业界实习,不断提升自己,很可能不会比在名校“混”了4年的学生差。
我曾经在某家互联网公司实习,和公司职员聊天时,不少人曾经提到“现在很多非985院校出来的学生能更快地适应到工作节奏中,反而那些清北人复的学生可能太容易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够务实”的印象。
的确,不少在大家眼中的普通院校,它们的培养方案中更多地倾向于学生的就业能力。学校很早就让学生融入到业界环境中,接触到一些最新的业界操作、行业流程等。相比之下,以研究型大学为主的名校一些学生,反倒不时遭遇不接地气、眼高手低等问题。
创新能力也是重要的方面。视界的大小会影响到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创新能力本身还取决于很多要素。就以每年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为例,很多获得国家级奖项的学生都是来自公众眼里名不见经传的院校。看了他们的广告作品,听了他们的提案,我经常发现他们的洞察很独特,提案逻辑很新颖、严密,数据搜集很扎实,不亚于我们这些名校学生。
在热播网剧《忽而今夏》中,男主角章远因为高考失误,没能考上名校“华清大学”,只能在当地的“海大”就读。但是,他一进大学就帮助在“华清大学”的女朋友何洛解出了全班都没能正确解答的数学题,后来还设计出一款游戏,赚得人生第一桶金。怎么能否认,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这样的人呢?
我在很多比赛或者实习交流中,意识到自己虽身处名校,却在业务能力上并不具有绝对优势。身边也有很多朋友,他们的院校背景可能没那么好,却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在一些事情中展现出过人的能力。
我无意否定优秀院校的实力和成绩,也无意贬低像我一样享受着名校丰厚学习资源的学子。大家是通过高考的严格选拔进入名校的,名校能带给我们较为优厚的资源,但也只是资源和环境而已,关键看我们如何运用。
对于那些外界眼中的普通院校学子,其实也不必要自卑,有毕业于人大的刘强东和北大的李彦宏,也有毕业于深圳大学的马化腾和杭州师范大学的马云。如果是颗金子,如何运用学校的资源,乃至身边的资源,把自己打磨发光,是更值得关注的问题。又何必浪费时间用各种方法戏谑自己,在招生海报上与名校“攀亲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