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用考网>教育要闻>高考>2018高考作文题目预测 作文热点话题盘点

2018高考作文题目预测 作文热点话题盘点

高考 | 银娜 2018-05-12 14:01:36

  高考中的语文作文是占语文考试很大一部分的,那么2018高考作文题目预测是什么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2018高考作文题目预测 作文热点话题盘点

  2018高考作文题目预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某班班会上,同学们纷纷介绍自己最欣赏的格言名句并畅谈感想,其中有六句同学们感受尤深,这六句是:

  ①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荀子》)

  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③立身成败,在于所染。(魏征)

  ④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

  ⑤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⑥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龚自珍)请结合其中的两三句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联系现实和自身实际写一篇发言稿,在下次班会上与同学们交流。要求自选角度,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

  1、限制性

  ①“结合其中的两三句确定立意”,要求立意必须是结合两到三句名言,不能只结合其中一个,也不能是四个或四个以上,更不能不谈材料中的名言,另起炉灶。这也并不意味着可以直接把两三个名言简单拼凑在一起,形成简单的“拼盘”式文章,而应该在这两三句中寻找有机联系,将其有机结合起来,从中心论点出发分析名言。

  ②“合理引用”,要求在行文中应对名言进行引用,可以直接引用,也可化用,但为了增加名言的辨识度,让其更加醒目,最好还是用双引号把名言引起来,并且表明出处。

  ③“联系现实和自身实际”,此“现实”是指当下或最近发生的一些时事,出现的一些社会现象,此要求是为了提醒学生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不要只用那些陈旧的“万能事例”;而“自身实际”是要求学生认清自己的身份——高中生、新时代的青年,而不是任何身份都可以。

  ④“写一篇发言稿,在下次班会上与同学们交流。”这一要求提示考生应有情境意识、对象意识,这篇发言稿是要在班会上讲给同学听,要求有交流意识,有感染力、说服力。另外发言稿应注意格式——称呼、开场白、正文、结尾。

  2、开放性角度、立意、取材是多样的,联想、思考、文体是自由的。

  3、立意示例

  (1)从立身行事的角度,整合材料中的①②③,联系现实,谈为人做事,要多接良善、心怀敬畏、注重细节。

  (2)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角度,整合①⑤⑥,联系社会现实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尊重历史、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3)从青少年学习创业的角度,整合①③④⑤,结合现实,谈青年人应胸怀远大、珍惜时间、虚心向学、奋发有为。

  【解题】①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荀子》)此句需考虑做事成败与对事情态度的关系,敬意为敬重、敬畏,慢意为怠慢。意思是说凡是做事取得成功的人,做事时一定心存敬畏之心,认真对待;而失败的,一定是对待事情有怠慢之心的缘故。启示我们对于任何事情,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文化传统都应心存敬畏之心,认真对待。

  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此句意思是千里长的大堤,往往因蚂蚁洞穴而崩溃。比喻不注意小事则会酿成大祸或不注意小事则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此句强调细节对做事的重要性。

  ③立身成败,在于所染。(魏征)此句强调人的成功失败与他所接触的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这个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环境与氛围,指导我们多接良善。

  ④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此句意在提醒我们人应当趁着青春年少奋发有为,因为青春的时间是有限的,是短暂的,青春的我们也是最有冲劲、最具有创造性的,趁青春,奋斗前行!

  ⑤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⑥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龚自珍)此句意为要灭掉一个国家,最先要破坏其历史,解构民族文化,涤荡民族自信,破坏民族认同。反之,一个国家想要强起来,必定要注重历史,重视传统文化。

  • 标签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