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深化高职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招生改革。
一是将“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的“3”即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科目考试成绩作为中职学校毕业生“文化素质”的成绩,其考试时间2018年保持不变,2019年起调整至1月份进行,2018年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和宣传发动等工作。
二是规范“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中证书报考专业范围。进一步梳理规范高职院校招生专业和专业技能课程证书的对应关系,增强专业与证书之间的对应性,完善相关配套文件,更好地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
三是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招生规模。增加高职院校面向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招生计划。2018年,省内所有高职院校应统筹面向中职学校毕业生的“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面向中职学校毕业生的自主招生等招生方式,增加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面向中职学校毕业生招生。
往年未面向中职学校毕业生招生的高职院校,按照2017年招生总计划的10%(其中“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占3-5%)预安排计划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往年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的高职院校(含不到年度招生计划1%的高职院校),按照2017年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计划20%的增量(其中“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招生计划增量不低于5-10%)预安排计划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以更好地促进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三)深化面向初中毕业生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招生改革。
继续实施面向应往届初中毕业生中高职贯通“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制”招生办法,并进一步加以规范和完善。选择10所左右高职院校,以艺术、体育、护理、学前教育以及技术含量高、培养周期长的专业为主,安排一定数量的招生计划,在中考改革试点市开展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五年一贯制”招生录取改革试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达到生源地所在市规定的录取分数线,符合招生学校提出的综合素质评价等其他录取条件的考生,即可参加录取。各试点市“五年一贯制”录取名单须报省招生办核准。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该注意什么?
改革内容中明确,考生志愿的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和1个不服从调剂专业志愿,这是怎么考虑的?
2018年起,我省对考生填报志愿的院校专业志愿进行了完善,即在现有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的基础上,增加了1个不服从调剂专业志愿的设置,这主要是从尊重考生的特长和志趣、进一步提高考生志愿填报满意度的角度考虑的。
从往年招生录取工作实际情况看,每年均有一些考生,尤其是刚上院校投档线的考生,档案投入考生所报的院校,由于分数较低,自己填报的、向往的心仪专业录取不了,院校只能根据考生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进行专业调剂录取,对填写了“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院校就按照专业录取规则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这样,就有可能被调剂到自己最不喜欢的专业。
为尊重考生的特长和志趣,更好地促进人才选拔和培养,我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2018起增加了1个不服从调剂专业,考生填报时,如果对所报的院校某一专业毫无兴趣,就可以将自己最不想去的专业在“不服从调剂专业”栏填上,这样万一需调剂专业录取,也不会被调剂到该专业录取,当然,也增加了被退档的风险。
因此,考生填报志愿时,要注意结合自身实际综合考量,科学合理进行填报,特别是要正确对待和处理个人志愿与“是否服从调剂”、“不服从调剂专业”的关系,做到既能扩大录取范围,提高录取机会,又能尊重自身的特长、兴趣和志向,使自身的理想、志愿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