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用考网>教育要闻>高考>“种太阳”:16所高校志愿者暑假陪伴留守儿童

“种太阳”:16所高校志愿者暑假陪伴留守儿童

高考 | 用考网 2017-08-08 11:18:01

  “我长大了,也要加入‘种太阳’。”在湖北省长阳县赵家堰小学教学点,当大学生志愿者沈悦看到她陪伴的留守儿童孙华萍在和自己交换的日记上写下这样的话时,不禁热泪盈眶。

  这个暑假,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16所高校的193名大学生志愿者在湖北潜江、孝感、松滋、长阳等8地的乡村小学开展了为期15天的志愿服务。他们在各教学点结合课堂教学、家庭教辅和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一对一入户陪伴乡村儿童,其中留守儿童占据多数。

  “越是艰苦的地方,越需要我们帮助”

  松滋市刘家场镇观音淌小学坐落在海拔500多米的山上,不大的学校集中了附近134个孩子。他们的家大多离学校5至10公里并且交通不便,学校有117名住校生,其中留守儿童超过90名。

  手工课、天文课、英语课、生理卫生课、友谊舞会……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将孩子们带进一个个新奇的世界。平日里杂草丛生的操场被志愿者们打扫后,变成课后孩子们做游戏的地方,假期里冷清的操场因这群大学生的到来而变得热闹起来。

  “沈悦姐姐就像我的亲姐姐一样,我会和她分享很多小秘密。”小学生孙华萍的父母远在海南打工,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她和弟弟的起居。“我再也不想妈妈走了。”是多次出现在弟弟孙华林日记本上的话,在“种太阳”团队到来后,“开心、快乐”逐渐成了姐弟俩日记中的高频词。

  “你对我的教诲我会铭记在心”

  “家怡这孩子总不主动和我说话,她是不是很讨厌我?”当潜江市高石碑小学的其他志愿者开始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时,志愿者汪金鹏却遇到了困难。

  开始,性格内向的学生唐家怡很少主动与汪金鹏交流。“她总是想方设法躲着我,连放学回家都不愿意和我一起走。”汪金鹏无奈地说。

  汪金鹏没有放弃,他联合其他几位志愿者为自己出谋划策,将想说的话以交换日记的形式传达给唐家怡,同时分享一些生活感悟。

  慢慢地,他们开始一起聊天、下象棋、看电影,唐家怡还主动将自己的玩具和汪金鹏分享。

  “你马上要走了,但你对我的教诲我会铭记在心,祝你健康开心。”临近活动尾声,汪金鹏看到日记本上的这行话时,心里暖暖的。

  “在留守儿童的心中种下太阳,洒下阳光,这就是‘种太阳’的含义。”“武汉大学种太阳工作室”副主任陈傲雪告诉记者。

  “给孩子们传递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

  “我们的初衷并不是给孩子们带来多少知识,而是传递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沈悦说。

  白天志愿者们根据营地教育的思想,内容以人文、艺术、自然科学为主,晚上入住参与夏令营的留守儿童的家中陪伴、辅导。

  “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他们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失,富有活力的课堂也提升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观音淌小学校长方向明十分感谢这群大学生志愿者。

  短短半个月很难帮孩子建立起一套知识体系,“种太阳”的志愿者选择将细致的陪伴、耐心的倾听和积极的心态融入15天相处的点滴中。志愿者王兰说:“很多留守儿童在我们来之前不愿向陌生人表达内心想法,但现在开朗多了,每天都会看到他们的笑容。”

  2009年成立的“武汉大学种太阳工作室”,在7年时间里已经将“太阳”播种到湖北省6市7镇18所乡村小学。参与的大学生志愿者达1864人次,服务乡村学童5412人,其中留守儿童占81%。

  • 标签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