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查有梁先生撰文,《十年课改基本失败》,文中称这次课程改革鲜明倡导的“两大理念”即: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育理论上是错误的,在教学实践中证明是行不通的,低效的,因而是失败的。
跟我学物理网贾兰华老师说:他老人家人轻言微,对此不敢妄加评论,也不知道啥是成功和失败,但对课改期间出现的胡乱折腾,还是忍不住要吐槽几句的。
课改十年,涌现了不少普适的教学模式,如331、265之类的。这类课往往规定老师几环几步,甚至还能准确确预测每一节课老师需要讲几分钟,并且适用于数学、物理、语文、化学英语等等一切现存的和将来可能出现的科目。这一创举估计让一些国际教育大家羞愧致死,因为你搞了一辈子事情,也没有弄出个所以然,而人家基本两月便搞掂了。有些人借此赢得了不少名声和荣誉,甚至还发了一笔小财,如杜郎口中学,弄得学校给个景点差不多,光是门票的收入就相当可观。最可怜的是有些人,竟把这些模式当成了真事,如张家口市涿鹿县教育局郝金伦局长,学了个疑啊探呀模式,虽然遭到学生和家长一直反对,但郝局长还是一意孤行,比贾老师他老人家还有个性,最后不得不愤然辞职,临走还写了一封公开信,觉得自己还挺悲情的。
课改十年,涌现了不少新名词。几千年来的教育经验,如孔子的教育名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等之类,虽然久经考验,但在专家眼里,毫无疑问极其缺乏时代感。而国外的专家,如霍姆林斯基的“学习吧,因为学习是一种福利和幸福”等等,净说一些大实话和大白话,没有一点美和韵律感。于是一些温馨如诗,浪漫似画,还沐浴人性的光辉教学名词,在这些专家酒足饭饱之后,用牙签剔牙之际应运而生。如生长、律动、拔节等等,弄得课堂上好像种满了各式各样的植物。
课改十年,极大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表演能力。本来老师的可信度就不高,如河南一代课教师15年工资是1.6万欠条,这样的老师自己本身就够心酸的,让他给学生谈些幸福、理想、尊师重教什么的,估计可信度也不高。但新课程,逢课必探究,是课,学生就得自主自学合作。于是课堂纷纷“动”起来,学生和老师都成了演员和编导,这样的课不以学习知识为目的,只是看看谁演的更像,谁的课更适合专家的口味,有些极端的,为了体现学生比老师更重要,非得把讲台给干掉。
为什么出现上述怪现象?用查有梁先生话来说是: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两者结合,当然,这也是造成课改失败和折腾的根本原因。
初中物理微课程,一本随时想翻就翻,想学就学的初中物理字典,400段视频,每个5-10分钟,完美诠释初中每一个知识点。敬请关注网站:跟我学物理网,贾老师公众微号:“genwoxuewuli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