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用考网>教育要闻>高考>愿我们的孩子长大,记忆里不再有这一绘本画出的孤独

愿我们的孩子长大,记忆里不再有这一绘本画出的孤独

高考 | 用考网 2017-08-08 11:18:01

看点《纽约时报》2015年度十佳绘本榜单中,来自中国的《独生小孩》名列其中,迅速引发关注。《纽约时报》书评人Samantha Hunt说,在这本让她沉浸其中的“梦幻而无言的处女作”里,作者运用烟熏状的、充满神秘色彩的铅笔画,“用丰富的意象展现出内心的暗涌”,描绘出“中国几代独生子女心中的孤独”。

最近,该绘本中文版问世,外滩君采访到作者、80后山西女孩郭婧,请她分享自己的童年往事,和她闭关创作的经历。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结束,《独生小孩》或成为70、80后这代人一份独特的回忆录,愿我们的孩子长大,不再经历绘本中的孤独童年。

文 | 吴妍娇编辑 | 闻琛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童年:一大早,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你一个人被留在家里自己玩,或是和邻居玩。脖子上挂串钥匙,玩累了就自己回家。

  这似乎是中国独生小孩的典型一天。一个家庭,一个女孩或一个男孩,没有哥哥姐姐,也没有弟弟妹妹,他们就这样“一个人”地长大了。他们虽然被大人包围着,但他们还是一个人。

  只是我们未曾想到,这样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设定,有一天会变成一场童话,让无数被孤独啃噬的独生一代,甚至让全天下的父母感受到心脏微微一颤。

  

  在《纽约时报》2015年度十佳绘本榜单中,我们意外地发现了这样一本来自中国的梦幻题材的无字书,它并非出自名家之手,只是一个清秀内敛的中国山西女孩郭婧的处女作。

  值得一提的是,《纽约时报》的绘本奖已经有长达60多年的历史,在美国知识分子、中产家庭心目中享有非常权威的地位,而这也是中国绘本作品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得如此重大的奖项。

  翻阅着这本100多页的黑白铅笔画作品,同是独生小孩的外滩君内心深受触动。而我也有幸专访到《独生小孩》的作者郭婧,听她讲述那段似曾相识的童年往事。

相似童年——一代人的小时候

  在这本篇幅不大的绘本作品中,没有对某个时代的呐喊和哭诉,郭婧只是静静地讲了一个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故事里的小女孩胖墩墩的,孤独又勇敢。为了寻求姥姥慈爱的陪伴,小小的她自己穿上小衣服、小鞋子,自己梳好头发,背上小包包,留下一封夹杂着拼音和涂鸦的信,撑起一把大大的伞,冒雪去乘电车,在雪地上留下一深一浅的脚印……

  一个人在家的落寞,迷路时的无助和恐惧,冒险的快乐,想家的悲伤,和终于回到家里的温暖……在这个平凡又不平凡的故事中,每个人都会重温自己脖子上挂着钥匙的童年。

  曾经有很多人在茶余饭后讨论这近半个世纪的国策,甚至有学者研究分析,却鲜少有人用自己的方式,来告诉这个世界,身为一个独生小孩,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郭婧说,在创作过程中,她把自己当作书中的小女孩去体验整个冒险的过程,而她也的的确确是故事的原型。“其实我就是想把我内心住的那个小孩画出来给读者看,也想和读者一起找到我们内心都住着的那个小孩。”

  当外滩君看到这部绘本作品的时候,很好奇它为何只字未填。郭婧觉得这个世界有时充斥了太多的语言,而图像对于视觉的直觉冲击有时会让感动不期然地发生,她想让人们享受如默片般的探索旅程。

  也正如儿童教育作家三川玲所说,《独生小孩》一直在描述的,其实就是一个小孩头脑里面发生的事情,这是小孩无聊、发呆、一个人平静地孤单的时候想的东西,这些并不适合用文字和话语来表达。

  当你看见郭婧用分镜头来一格一格展开推进,又有一个长镜头定格的时候,你会想起,童年的很多记忆,其实是画面的,视觉的,片段式的。一个小孩很难在爸爸妈妈回家的时候,告诉他们自己这一天都做了什么,想了什么。而这种无言的状态也加深了几分童年的孤寂味道。

  儿时脖子上挂着的那一串钥匙,挂出了一代独生子女的“孤独与无助”。我们有时会渴望妈妈生个妹妹,渴望舅舅家的弟弟来了能多住两天,哪怕让我跟他一起玩儿那些我并不擅长的,男孩子的骑马打仗也OK。更渴望爸妈能多陪我一会儿,讲讲故事,跟他们说说大人们并不感兴趣的,小P孩儿的事儿,而不是整天对着洋娃娃,自说自话……

  那真正打动人的往往是最简单质朴的东西,郭婧笔下的无字书画出了一代人的相似经历,这种共鸣让人们的眼泪不是突然奔流而出,而是自然而然发现自己的眼睛湿了,面颊湿了。

回忆乍现——回乡只为找寻自我

  《独生小孩》充满着1980年代的生活细节,从城市、街道、公共汽车,到家居、服装、那一代小孩与父母的相处模式。之所以如此真实,是因为创作的源头正是郭婧的一段童年回忆。

  

  独生女郭婧,小时候经常被反锁在家,因父母忙于生计,又对她管教严格,她只能独自在家,一个人玩积木,模仿京剧演员的打扮,把床单披在身上,穿着妈妈的高跟鞋在屋子里咿咿呀呀,踱来踱去。 更多时候,小小的身躯趴在窗户边望着外面的世界,盼着妈妈回来,盼着出去和小伙伴一起玩。挥之不去的孤独感,是郭婧儿时记忆的底色。

  美好的时光也是有的,那就是在姥姥家和表弟一起玩。“那是我童年时期最美好的时光,很幸运当时有他的陪伴。”但搬进楼房之后,郭婧很难适应新环境,邻居也变得很陌生,那个时候郭婧才真正体会到孤单的滋味,她也愈加怀念以前住平房时跟小伙伴们疯玩的日子,跳皮筋、踢毽子、跳房子。

  郭婧告诉我,记得第一次画画是因为父母不让她看电视,于是她便很不高兴地在本子上乱涂乱画。后来渐渐地绘画成为了她的一部分,伤心难过的时候都有绘画作伴。

  最初的时候,郭婧的绘画不循技法,想到什么就画什么,几乎出自表达与发泄孤独的本能。后来郭婧的父母惊异于女儿在绘画方面的天赋,也曾送她去美术培训班接受油画、国画、素描这类正统的绘画训练,可到头来她却还是最爱自由、没有拘束的速写。

  

  和大多数中国家庭的独生子女一样,郭婧的内心虽有波澜,却一直循规蹈矩地成长,按照父母的期望生活。大学毕业没多久,乖孩子郭婧辞掉了父亲托关系给她安排的第一份工作。一心想画画的她,在网上四处投简历,对工作唯一的要求就是能画画。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违背父母的期望,心甘情愿步入漂泊不定的生活。

  终于,郭婧被北京的一家游戏公司录取,做了3年游戏原画师,之后又漂到新加坡做动画,工作忙碌,收入还行,前景也不错。她的生活与大多数人一样——每天上班,吃饭,聚会,买衣服。

  然而,这并不是郭婧想要的生活,很多时候的她都是缺乏安全感的。而在异乡漂泊的几年让她渐渐有了想表达自己的冲动,这个时候《独生小孩》的故事情节就这样跑进脑海中来。小时候的一次独自坐公交车去外婆家却走失的经历,总是浮现在郭婧脑海里,成为了她故事的蓝本。在30岁的人生关口上,她再度选择了辞职,回到老家太原,毅然决然拿起画笔,这一次,她想要找回自我,更纯粹地画画。

  她说,那些年在外漂泊,虽然不是什么灯红酒绿的日子,但其实放下这一切并没有那么难。相反能自由地做自己,让她充满了勇气和激情。“我又一次真实地感受到了自我。”

  

  创作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画,怎么画都不对,心被汹涌而来的杂念打扰,“故事该怎么讲述,别人又会如何看待这个幼稚的故事”,反反复复折磨着她,画到一半,她进入了进退两难的窘境。 “跟着心走吧,不管怎样,把心里的故事画出来。”她个子小,说出这些话的脸上,一股孩子般的单纯和执拗。

  草稿推翻重来前后足有5、6次,厚厚的几大本。生活之简单也令人咋舌,一年半的创作过程,没有任何收入,极少上网,未置新衣,未添新物,只有两套出门和朋友见面穿的衣服,其余时间皆着睡衣,安于家中画画,护肤品也都用着十几块的作罢。

  苦行僧般的日子,就这样过了一年半。完成梦想的过程,也是疗愈自己的过程。小时候害怕孤独,渴望爱,所以拿起画笔,用画画排遣孤独驱逐恐惧。如今因为画画,郭婧从开始的迷茫和恐惧孤独到后来的享受孤独,这个过程也是郭婧自我意识的认知和成长。

成长之旅——独生路途也有童话

  每一个离家出走的孩子都幻想着,强大的自由,可以对抗孤单。绘本的后半部描绘了一个很特别的场景,迷路的小女孩在孤立无援之际,做了一个梦,在梦里她遇到了一只美丽的鹿,为了可以追上它,女孩差点溺水。

  

  那让她差点沉溺的沼泽,也许就是一个孩子心里,对孤独的不能承受之重,那种想摆脱它的不顾一切,让一个孩子那么卑微,又那么疯狂。而鹿是温柔智慧的化身,女孩和它,一起看到通向天国的光和阶梯,在梦里的云端深处,小女孩终于不再是一个人了,她终于有了玩伴。

  看到这里,故事一开头的疏离与孤独,似乎一下子被童话的梦幻色彩冲淡了。一个孩子的身边有些什么,他们每天看见什么,那么它们都会成为他们的朋友,成为后来途中的遇见。险道会遇见,坦途也遇得见,童年身边、眼前的任何有趣味、有亮光的东西,都会成为后来的有趣味、有亮光的遇见,当然任何无聊、暗黑的存在,也会成为后来遇见的暗黑和无聊。

  正如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所说,独生小孩固然不是理想的生活,但是存在的就可能是需要承认的,承认的就可能是应该乐观的,乐观的也许也就未必是需要唠唠叨叨去诉说的。独生的孩子们都乐观地生活和成长,独生的路途上也会有童话。

  我想这也正是郭婧想要通过《独生小孩》表达的东西:在梦境中,女孩却独自经历了彻底长大的奇遇,这甜美热闹,这童话仙境,只为了让她醒来,知道自己真的该去哪儿,而她只想回家。而鹿的出现其实正是代表生活中一直守护在我们身后、永远支持和爱我们的人。

  郭婧说,在她周围的独生一代,他们身上有很多可爱的特质,可以看到他们的独立和坚忍,对自我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却会有一点敏感和拘谨。所以在《独生小孩》完成的那天,郭婧明白,对所有被孤独啃咬的同类,它一定会发出治愈的能量。

B=外滩教育 G=郭婧

━━━━━━

  B:大多数绘本都是图画配合少量文字,为何您的这本《独生小孩》选择一字未填呢?您当时想要创造怎样一种语境呢?

  G:我擅长用图画表述故事和情感,对图像比较敏感,而图像对于视觉的冲击也是最直接的。我想剔除有时在这个世界充斥了太多的语言,只留下感动和感受。让人们享受默片一样的探索旅程。

  B:您是出于何种用意,选择用铅笔画来呈现整部绘本作品呢?

  G:铅笔有时可以营造柔软、虚幻的瞬间,也和我多年的绘画学习经历有关。

  B:绘本中的牡鹿、沼泽、云朵等意象是否都分别代表着什么呢?

  G:这些象征意义,我想还是留给观众自己去想象会比较好玩吧,很多事情都是没有固定的答案,我相信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不同经历会有不同的解读。

  B:您在绘本中刻画的小主人公作为独生小孩有怎样的特质?

  G:她是调皮的,孤独的,但是会勇敢地走出家门去姥姥家,在这个过程中她勇敢地独自长大并追逐自己的梦想,面对要离去的人她选择接受和怀念,心怀感恩。

  B:您的学生时代是怎么度过的?童年结束以后,是否这种强烈的孤独感仍在继续呢?

  G:孤独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感受,它不局限于独生一代,只不过独生一代更具代表性。孤独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而相伴一生的状态,我从刚开始的迷茫和恐惧孤独再到后来的享受孤独,这个过程是自我意识的认知和成长。

  比如学生期间在异乡生活,第一次离开家的感受是除了自由的欣喜之后,是对家的渴望。自己画得最多的是我的自画像。在学校的时候,工作的时候,还有自己创作绘本阶段都在画自己。同样的自己在不同的心境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可孤独还会延续,而我对它充满感激。我渐渐学习和享受孤独带来的自由和快乐。它帮我们找回自我和真理。

  B:在您看来,为什么这样一部刻画中国独生孩子的作品会感动那么多的西方读者?

  G:他们被故事情节打动,这种人类共同的情感使我们跨越了文化和语言的隔阂,走在一起,体会同一种感动。

  B:这本书是画给全天下的父母看的?还是给所有被孤独啃咬的同类?如果有这样两类读者在您面前,此时此刻您分别向对他们说什么?

  G:我想献给所有内心都会感到孤独的人们,无论年龄,能带给读者一些力量,即使孤单一人,也心存温暖。想起那个默默站在我们身后,给予我们爱和支持的人。

点击关键字阅读外滩教育2000+篇优质文章

——————

探校录|少年书房|家长课|数学思想

学英语|大考场|美高党|国际课程

小留学生日记|批判性思维

钢琴课|酷老师|写作课|牛娃录|排行榜

  喜欢就点赞▼

  • 标签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