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铃响,尚未进入学习状态的学生或许心思仍在云游天外。如何利用五分钟的缓冲时间,hold住全场,让学生的注意力回归课堂?
詹姆斯·朗教授的创造性纪实文学课程上,他和学生一起花了大量的时间分析了像《百年孤独》这样的知名文学作品的开场白,细细琢磨文章开头的字词、语句和段落。詹姆斯告诉学生,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他们只会根据这短短几个字句判断是否要读完一整篇文章。如果作者无法在开头就抓住他们的眼球,并让他们保持兴趣,在他们尚未领会作者文章后面的高深见解前,他们就放弃了阅读。詹姆斯是美国阿桑普森学院的英语系教授,同时担任该校卓越教学中心主任。在他看来,大学教师教课和写文章是一个道理。课堂的前五分钟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机会,这一时间段是学生为课程学习做好准备的关键时间,教师应当有效地利用这五分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没有硝烟的“战争”,该如何打赢?
新闻链接
为了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国内不少高校可谓是煞费苦心。2015年3月,武汉一高校投资600余万建设的校园监控系统投入使用,实现了对整个校园,每一间教室、实验室,每一栋建筑楼的无缝全覆盖。高清晰的监控视频可实时将课堂上的情况一目了然,学生迟到早退、玩手机、睡觉等违纪情况都会被查课教师记录在案,查实后将按校规处理或通报批评。(澎湃,2016-06-15)
除了安装监控,还有高校引进手机锁屏App,帮学生“戒掉”手机,上课更集中。从硬性规定到软性约束,高校教师像是在和开小差的学生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尽管高校管理者在不断尝试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的新方法,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实更重要的还是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让他们能自觉、主动地学习。可对于从初高中的高压管理状态中走出来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在大学课堂上难免有些自由散漫。上课铃打响前积极“竞争”教室后排座位的他们,有的可能玩着手机游戏,有的在和室友争论与课堂无关的问题,有的在聊下课后午餐吃什么。虽然人还在座位上,但心思早已飘到别处。如果学生一开始就心不在焉没有很好地过渡到学习状态,中途再想好好听课就更难了。显而易见,此时教师的引导者角色相当重要。教师需要利用课堂的前几分钟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即将开讲的课程上。但根据詹姆斯对多名教师课堂上教学的观察,课上的前五分钟通常被不少教师用于讨论作业、写板书、布置下一次的考试任务等琐碎事情上。尽管这些零碎的事情确实有做的必要,但并非每一次课前都需要,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大部分课的前五分钟改进教学,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
2、上课先“烧脑”
课堂前五分钟的“热身运动”,一方面让学生有参与感,让他们的注意力从一开始就回归课堂;另一方面,它是当天课程知识的起始点和切入口,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新知识。詹姆斯教授列举了四项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堂前五分钟做的工作:以问题开头、回顾上一次课的内容、回顾学生在其他课程上学过的内容和记笔记。
以问题开头
认知心理学家丹尼尔·威灵汉认为,教师应善于利用提问的方法。在他的著作《为什么学生不喜欢学校?》里,他写道:“我希望学生们学习的课程材料,事实上都是问题的答案。答案本身并不是很有趣,但当你知道答案对应的问题时,答案就会变得有趣。”
阿桑普森学院政治科学副教授格雷格·韦纳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在每堂课的开头,他都会提出与本堂课相关的四五个问题供学生思考,之后课堂的各个环节照常进行。等到课堂快结束时,格雷格会回顾课堂开始时提出的问题,向学生解释答案并让他们了解从本堂课学到了些什么。举例来说,他所教授的“美国政府”课程有一堂课是讲三权分立的内容,这堂课提的第一个问题是:“三权分立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最后一个问题是:“哪些外部力量干扰了三权分立?”这些问题也可以在课前列出来,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和做课后作业。除此之外,这种前期提问后期回顾的模式也让学生明白,老师给学生上的每堂课都有明确的目的。
“所以,教师可以考虑以既有重要性又有吸引力的问题作开头,让学生花一点时间给出初步的答案。之后在课堂结尾时让他们思考是否通过本堂课的讲解,自己对问题有了深入的理解。”詹姆斯说。
回顾上一次课的内容
“上次课我们学了什么?”——这是许多教师最常用的上课开篇句。学习是需要反复复习的,只接触一次很难记住。在课堂刚开始时用几分钟时间回顾上一次课的授课内容,能让学生有“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但詹姆斯也认为,教师不需要以框架摘要的形式进行知识回顾,可以改让学生告诉老师他们的学习成果。教学研究人员通过反复试验,证明了一个道理:无论是小型测验还是大型考试,它们都在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帮助学生吸收知识。学生根据记忆回忆所学的频率越高,他们学的效果就越好。
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种“考试效应”,让学生不依靠笔记和课本的帮助,努力回忆上堂课的关键知识。教师将学生们回忆的内容写在黑板上,并给出一些指导确保梳理的内容无误,这也能帮助他们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回顾学生在其他课程上学过的内容
大量研究表明,学生曾经上过的课程对他之后修读课程的学习有很大影响。詹姆斯认为,除了回顾上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回顾学生上过的其他门课程的内容也能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询问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情况有两方面的好处。首先,这能让他们的头脑变得更灵活,将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网。其次,这也让教师知道,学生对课程的内容有怎样的先入之见。课上的前五分钟,教师可以提几个简单的问题引起学生讨论:“今天我们将学习X。目前为止你们对X有哪些了解?你们在之前上过的其他课上、媒体报道上,是否听过X?”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和错误认知,有效调整后续的教学内容。
记笔记
五分钟的互动时间毕竟有些短。由于上述的三个课堂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提问中展开,因此教师可以请学生花几分钟的时间记下自己对提问的回应,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忆所学并回答问题,而不是少数几个愿意举手的积极的学生占据话语权。五分钟的笔记时间,能让学生脱离外界因素的干扰更专心地上课。
【结语】
微博点名、拍照查缺、蓝牙签到……技术的进步让大学教师的课堂点名手段日新月异,进入“点名神器”时代。尽管教师们想出各种点名考勤招式试图挽留学生的心,但如果课堂本身缺乏新意、互动性低,即使学生出勤率极高,课上也仍是睡倒一片,学习效率低。当媒体还在盘点各大高校的奇葩点名绝招,高校还停留于推动上课不准带手机的管理方法,高校教师是否可以换个思路,利用课堂前五分钟的时间开展与课堂知识相关的活动?当课堂教学变得有趣和鲜活,师生的收获或许都会更多。
麦可思研究所有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对于使用产生的一切侵权问题,我们将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专注高等教育,微信搜索“麦可思研究”查看更多内容。